出自宋朱熹的《次秀野杂诗韵(其二)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拼音和注音
shí bà yǒu shí qiú bù dé , yīng xióng xiè hòu yì jī h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有时:有时候。
饥寒:饥饿和寒冷:~交迫(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英雄:(名)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好汉。②(名)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人民~。③(形)具有英雄品质的:~人物。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邂逅:不期而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锦文缕切劝加餐,蜃炭扶留共一柈。
食罢有时求不得,英雄邂逅亦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