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春日闲居(其二)》
拼音和注音
bái rì yí gāo zhěn , qīng shān dá fàng g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放歌:放歌fànggē放声歌唱放歌一曲
青山:长满绿植的山。
高枕:高枕gāozhěn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白日移高枕,青山答放歌。
病才宜偃蹇,老自厌婆娑。
礼数诸生绝,交游二仲多。
江湖春正满,更欲混渔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