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

谢傅青山路,春来蔓草生。
樵苏犹不入,瓶锡莫能行。
朝上野船去,宿逢溪雨鸣。
多应见康乐,曾重远公名。

作品评述

《送瑞竹长老归当涂因寄徐著作》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谢傅青山路,
感谢傅青山的路,
春来蔓草生。
春天来临,蔓草生长。

樵苏犹不入,
樵夫和苏竹仍未进入,
瓶锡莫能行。
瓶子和锡杖无法行走。

朝上野船去,
早晨上山采伐的船只离去,
宿逢溪雨鸣。
夜晚遇到溪水的雨声。

多应见康乐,
多应该见到康乐,
曾重远公名。
曾经重视远公的名声。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瑞竹长老归当涂的场景。诗人感谢傅青山的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春天的到来使得蔓草生长,生机勃勃。然而,樵夫和苏竹仍未进入,瓶子和锡杖无法行走,这些描写暗示了人们的离别和无法逆行的命运。早晨,山上的船只离去,夜晚遇到溪水的雨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公名声的重视和对康乐的期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和无法逆行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望。整体氛围较为忧伤,但也透露出对康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屋瞰梅间倚竹林,一炉香篆一张琴。有时月上黄昏后,三弄寒梅夜正深。

虚无知大道,极意思悠然。摩日云中雁,潇湘水似天。孤峰高远近,宝月莹团圆。信解明开悟,青霄在目前。

匆匆光景到香醪,万里天涯两鬓毛。北海风回帆腹饱,长河霜冷岸痕高。寒城敛雾山俱出,老句横秋气亦豪。拱北楼高沧海近,夕阳阑槛倚秋涛。

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金。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十里溪光一山月,可堪从此负归心。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题舆荣得士,把袂惜离群。首夏郊原秀,晴阳草树曛。觚棱日边远,阙塞雾中分。翠岭林端出,飞泉竹外闻。金羁游烂漫,珠履醉缤纷。人服声光重,官无簿领勤。归期肯留滞,汉主待渊云。

园林二月春才半,朝日曈曨天气暖。东风放尽柳梢青,已有黄鹂娇睍睆。波翻嫩麦绿连坡,露入夭桃红满眼。筍舆乘兴入招提,苾蒭留我炊香饭。山泉煮茗味更长,又得禅林半朝款。突兀丰碑三百年,古人事迹今苔藓。临风抖擞簿书尘,倚杖须臾归已晚。耕夫夹道看长官,百钱赠汝聊旌劝。

六尘不恶机难测,三昧无声妙莫穷。脱体顿抛忘朕迹,瞎驴何处觅行踪。

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东南炎海外,寻访又输君。过岭猿啼暖,贪程马送曛。清谈消瘴疠,秀句起烟云。及早来乡荐,朝廷尚右文。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醉未成欢,醒来愁满眼。东阳销瘦带展。望日下、旧游天远。泪洒春风,春风谁复管。

循良之要,在于有政。可使为宰,千室百乘。师门育材,治心扶性。退则进之,琢磨之柄。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屏气安时彼此同,此时虹焰已销空。东君造化搀春早,看取花开自在红。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之人梅竹操,抱此岁寒心。古道久不作,高风独在今。无言欣意会,肥遁爱山深。我亦萧闲者,从君涧壑吟。

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尘梦黍方炊。白鹤空中漫诵诗。饮啄适时争得似,山鸡。敢效妖狐更假威。曾与老仙期。卫国遭逢彼一时。千六百年才不食,无饥。我欲推穷

未得看春愁不禁,此日聊复试幽寻。行人入村花宛宛,吠犬隔水树深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