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
凉生商素。
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
绛彩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
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
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
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
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
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作品评述

《念奴娇》是宋代文学家仲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
凉生商素。
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
绛彩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
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
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
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
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
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诗意:
《念奴娇》描绘了一个寂寞而凄美的场景。诗中以水枫叶下的湖光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宫廷中的景象。在这个场景中,皇帝乘着翠盖游览,身边围绕着三千宫女。绚丽的彩色装饰掩盖了白天的光芒,使得鸳鸯浦的美景与宫廷的歌声摇曳起伏。然而,浣纱的人在哪里呢?对岸只有一枝独自孤立,广寒宫殿冷落而寂寞。美丽的女子羞怯地将胭脂轻轻涂抹在雪白的肌肤上,妩媚的脸庞笼罩在晚霞中,芳心却在默默流下泪水,不愿意为云雨所动。在金色波光的映衬下,她是为了谁而长久地凝望着远方。

赏析:
《念奴娇》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隐喻,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诗中的水枫叶下、湖光清浅等景物描写,以及宫女的形象,都展示了一种宫廷世界的繁华和华美。然而,在这美景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冷落和苦涩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宫廷中的女子,表达了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对她们内心真实感受的思考。

诗中的孤岸一枝和广寒宫殿冷落的描写,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她们被束缚在宫廷中,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情感。面对宫廷的虚华和权力,她们的真实感受被掩盖,内心的泪水无法倾诉。诗人通过描述女子羞怯地将胭脂涂抹在脸上,以及媚脸笼罩在晚霞中,展现了她们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整首诗以寂寞、冷落、苦涩的情调贯穿始终,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诗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都呈现出一种虚幻与真实的对立,以及权力与情感的冲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寂寞而凄美的氛围,使读者对宫廷中女性的命运产生共鸣和反思。

总体而言,诗词《念奴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呈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展示了宫廷世界的繁华和华美,更从女性的角度探讨了命运和内心的真实感受。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人物和情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寞而凄美的世界,引发人们对权力与情感、虚幻与真实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仲殊的作品风格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的文学成就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

诗词推荐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念奴娇

种药为生业,弹琴悦性灵。中宵煮白石,平旦诵黄庭。茶熟眠初起,儿扶酒半醒。意行无定处,猿鸟共忘形。

念奴娇

江盘栈转虚,候吏拜行车。家世维城后,官资宰邑初。市饶黄犊卖,田蹑白云鉏.万里千山路,何因欲寄书。

念奴娇

边头射雕将,走马出中军。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念奴娇

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念奴娇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念奴娇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念奴娇

玉关一自有氛埃,年少从军竟未回。门外尘凝张乐榭,水边香灭按歌台。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万里寂寥音信绝,寸心争忍不成灰。

念奴娇

丰神间整坐凝然,一笑聊凭笔意传。却有丹青难画处,独遗好丑在千年。因形有像转支离,妙笔从君压画师。若向禅中参一指,写余父母未生时。

念奴娇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念奴娇

子美无情甚,都官着意频。

念奴娇

衣冠尚作闲身祟,梁肉终非退士宜。惟有褐裘井豆饭,尚能相伴到期颐。

念奴娇

海门征棹赴龙泷,暂寄华筵倒玉缸。箫鼓散时逢夜雨,绮罗分处下秋江。孤帆已过滕王阁,高榻留眠谢守窗。却愿烟波阻风雪,待君同拜碧油幢。

念奴娇

花黯横塘有路通,断肠笛送画桥风。鸳鸯只宿双生树,鸾凤那栖半死桐。楚峡云归芳梦散,秦淮月在故楼空。别来闻说新妆束,学得蛾眉几样工。

念奴娇

护溪叠嶂隐长城,直下寒流泯泯情。背水人家认鸡犬,隔林佛屋听钟鲸。山根合处客帆过,日脚断边渔火明,投老一身无地着,欲凭双桨寄浮生。

念奴娇

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

念奴娇

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觅诗情。曾因并句甘称小,不为论年便唤兄。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因君投赠还相和,老去那能竞底名。

念奴娇

几年埋没乱荆榛,轩槛移来特地新。何事临风忍相对,伤心一曲旧亡陈。

念奴娇

碧桐阴尽隔帘栊,扇拂金鹅玉簟烘。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烦襟乍触冰壶冷,倦枕徐欹宝髻松。何必苦劳魂与梦,王昌只在此墙东。

念奴娇

放旷还来荆棘林,倒骑牛自醉吟吟。谁嫌烟雨闹蓑笠,只个虚空不挂针。

念奴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