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中书王舍人使北虏

细马缕金鞍,文星使可汗。
袖中天诏重,帐外节毛寒。
烽火燕城急,尘沙朔野宽。
安边在大体,何必斩楼兰。

作品评述

《送中书王舍人使北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克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马缕金鞍,
文星使可汗。
袖中天诏重,
帐外节毛寒。

烽火燕城急,
尘沙朔野宽。
安边在大体,
何必斩楼兰。

译文:
细娇马踏着金鞍,
文星使者奉命使唤可汗。
袖中装着重要的天命诏书,
帐篷外寒风吹动着旌旗。

边塞上的烽火急促燃烧,
沙尘弥漫在辽阔的北方草原。
稳定边疆是大局所需,
何必去征讨楼兰的敌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中书王舍人前往北方边境的情景。诗中以细马缕金鞍、文星使者奉命使唤可汗来形容王舍人的威严和重要使命。王舍人袖中装有重要的天命诏书,显示了他身负重托、使命严肃的形象。同时,诗中寒风吹动着旌旗的描写,营造了边境上紧张而威严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烽火急燃、沙尘弥漫的北方边境,表达了边塞的艰苦和广袤。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稳定边疆是大局所需,无需去征讨楼兰的敌寇。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稳定边境、保障国家安全来实现和平,而不是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王舍人的使命,展现了诗人对于安定边境、保障国家安全的思考和主张。同时,诗中的对比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和平与战争的思考,强调了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性。

诗词推荐

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浓绿疏茎绕湘水,春风抽出蛟龙尾。色抱霜花粉黛光,枝撑蜀锦红霞起。交戛敲欹无俗声,满林风曳刀枪横。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湘娥泪血腥。袅娜梢头扫秋月,影穿林下疑残雪。我今惭愧子猷心,解爱此君名不灭。

松竹去名岳,衡茅思旧居。山君水上印,天女月中书。旧秩芸香在,空奁药气馀。褐衣宽易揽,白发少难梳。病柳伤摧折,残花惜扫除。忆巢同倦鸟,避网甚跳鱼。阮巷惭交绝,商岩愧迹疏。与君非宦侣,何日共樵渔。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尘劫坐空,世缘居简。閒閒淡淡枯木云,沥沥漉漉通身眼。森罗万像同条,莫道个人檐板。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魏郑公,田舍翁。际敬舆,老獠奴。斯人斯人尚如许,薄命蛾眉何足数。野桃溪杏次第红,脱裤博酒酬东风。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时淮西寇未平。]

未了行春债,因哦遣兴诗。寒多啼鸟噤,路滑蹇驴迟。久雨红辞树,深林绿授枝。惊心衰朽日,容易过花时。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形便豳公国,旗旄拥将坛。秦云低落日,塞树怯春寒。草檄无留思,投壶不废欢。还应笑黄卷,寂寂守儒官。

天工忽忽度年光,料理人间富贵忙。闲裹何曾关造物,一分风景亦收藏。

孤凭水阁坐斜曛,七极浮屠压暝氛。慧永祠空依晋树,率更碑古宿唐云。自听远鹤情偏逸,谁策羸骖趣不群。同向西林卸行橐,溪风摵摵叶纷纷。

林园乐事颇相关,不换神仙只一闲。荒径也须存白菊,愁人元不是青山。将雏野鹤飞还舞,酿蜜崖蜂去却还。凉月孤舟自浓睡,乘流知下几溪湾。

紫驼之峰人莫识,杂以鸡豚真可惜。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路傍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予戟。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魄。

胜业看花暖正繁,玉仙洪福且休论。初筵爱客尊俱尽,落笔成诗水共翻。京洛追游真似梦,风光流转绝无言。武林亦有西池否,安得姚黄奉至尊。

自利利他终不竭,一华五叶□分别。森罗万象影居中,自古至今无漏泄。

仁人迈厚德,可谓名实全。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征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金膏果不就,玉珮

执板狂歌乞个钱,尘中流浪且随缘。直饶到老常如此,犹胜危时弄化权。

相忆采君诗作障,自书自勘不辞劳。障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