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朱元璋的《目远山》
拼音和注音
tài píng wú shì mín kāng rì , zhèng zài tiáo hé lǐ shù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正在:恰在某个位置。
无事: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无所事事。无须;没有必要。无端;没有缘故。
太平无事: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调和:(动)使双方消除纠纷重归和好:只要有~的余地就要替他们~。[近]协调|调停|调解。②(形)协调;配合得恰当:色彩~。③(动)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斗争是不可~的。
理顺:理顺lǐshùn使各方面、各部门的关系协调一致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原诗
云蔼远山风送雨,一薕高揭暑咸收。
太平无事民康日,正在调和理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