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刘交代二首

番上松扶塞,逢迎桔柏碕。
高风挹元佑,遗事说开禧。
丹凤岗头咮,苍龙洞口漦。
秋光无限好,管勾费新诗。

作品评述

《答赠刘交代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番上松扶塞,
逢迎桔柏碕。
高风挹元佑,
遗事说开禧。
丹凤岗头咮,
苍龙洞口漦。
秋光无限好,
管勾费新诗。

诗意:
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刘交代的回应与祝福之情。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刘交代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赏识。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致描绘,展现了宋代洪咨夔对自然的敏感和他对友人的情谊之深。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赏析:

1. 番上松扶塞,逢迎桔柏碕。
这两句描绘了山上茂密的松树和郁郁葱葱的桔柏,展现了繁茂的自然景观,也可理解为友情的坚固和友人的热情相迎。

2. 高风挹元佑,遗事说开禧。
这两句表达了高风吹拂,使得友情得以滋养和升华,遗事指的是友人的事迹和经历,开禧即表达了友人事迹的开启和分享。

3. 丹凤岗头咮,苍龙洞口漦。
这两句以形象的方式描绘了山头的红色凤凰和洞口的苍龙,表达了山水之间的壮丽和友情的高尚。

4. 秋光无限好,管勾费新诗。
这两句以秋光来点缀整首诗,表达了秋天的美好。管勾费新诗意味着诗人用心创作新的诗篇,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回应。

整首诗以山水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致和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思和赏识之感。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行役过桑野,适值丝事成。缫者无劳色,缫车无怨声。彼美冶容子,高楼吹玉笙。一夕缺俪偶,愤切含离情。被绮食珍鼎,迭慾生骄盈。蚕妇虽繿缕,君子未可轻。所以不可轻,能保秋霜贞。

误入葛洪家,说尽天涯话。尔我无自性,常光遍天下。

一自花光为写真,至今冷落水之滨。惟三更月其知己,此一瓣香专为春。清所以清冰骨格,损之又损玉精神。雪中好与谁为伴,只有竹如君子人。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年华已向秋草里,春梦犹传故山绿。

高斋散凉气,秋郊欣遐瞩。旷岭赴遥波,清云响疏木。日入会田作,荒蹊锄钩涘。孤村生夕烟,新苔入鸣犊。归来无余物,山月乱简牍。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袭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花雾生玉井,霓裳画列仙。念兹宫故宇,多此地新泉。松柏有清阴,薜萝亦自妍。一闻步虚子,又话逍遥篇。忽若在云汉,风中意泠然。

和均玉管,政协璿衡。四序资始,万物含生。皇献允洽,至德惟明。为民祈福,克致精诚。

荷花开後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後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还朝有策裨聪明,纳谏那忧以杖撞。

梅爱山傍水际栽,非因弱柳近章台。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龟蒙岛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

雒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

约结无奇恨眼开,偷闲黎杖亦悠哉。晓风不让青山远,暮霭难禁明月来。关外关中浑浪漫,云南云北旧徘徊。自怜不注愍征赋,一世征衣愧不才。

列戟高门气自雄,主人应是偶相逢。由来祸福皆人召,此地无辜唤作凶。

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篱。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