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其二)》
拼音和注音
míng yuè gèng tóu gōng zǐ yì , jīn mén hé chù shì chén ji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公子:(名)旧时称诸侯、官僚的儿子,后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金门:见'金马门'。见'金明门'。代指富贵人家。指以黄金为装饰的门。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平原日映北风斜,飞雪偏随刺史车。
明月更投公子邑,金门何处侍臣家。
绨袍忽自生春色,彩翰纷然拥落花。
为报袁安高卧起,齐宫上客有田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