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两月中原消息断,不应京国亦无闻。
庙堂如未弃黎庶,日日诏书清垢氛。

作品评述

《消息》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描述了两个月以来中原地区的消息中断,连京城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尽管如此,庙堂之上似乎并未抛弃百姓,每天都有清除污垢的诏书发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消息中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政府的期望。中原地区的消息断绝,使得人们对外界的动态一无所知,这种情况让作者感到焦虑和不安。然而,作者仍然希望庙堂之上能够关注民生,清除污垢,以保持社会的清明和稳定。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时局动荡的背景。其次,诗中的庙堂和诏书象征着政府的权威和治理能力,作者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民生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最后,诗中的消息中断和清垢氛的描绘,通过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政府作用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两月中原消息断,
不应京国亦无闻。
庙堂如未弃黎庶,
日日诏书清垢氛。

希望这个分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曾到家山里许看,星河濯月霁天寒。个时失却娘生口,始信从来鼻孔宽。

消息

少年飘泊归淮东,道人住庵何处峰。知有招提烟水外,雪云山路倒杉松。

消息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公哉。

消息

云阳初献满筠笼,黄蜡新衣色半红。今日岭边空对酒,偷将泪眼望秦中。

消息

宁越佳山水,东湖带郡城。月天高寺影,春雨一桥声。石上青蒲合,沙中白鸟横。天涯睚寥落,独往若为情。

消息

波声滚滚百川流,七日津亭厌舣舟。遥望丛祠烧的乳,美风相遣莫淹留。

消息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消息

莫将彩笔寄朝云,红泪罗巾隔路尘。说与东风无限恨,倩风吹断去年春。

消息

已愧名邦忝,仍无秀句传。花光随处好,草色与愁连。论少庭常寂,心閒地更偏。先生肯乘兴,一醉赏风烟。

消息

浴日池光妆炯炯,三春禽语已关关。珍台闲馆波涛接,太液昆明伯仲间。

消息

昨过骑驴尉,香深茗一杯。杏寒春且住,芹老燕初来。山自相知甚,仙今安在哉。晚洲分鹭宿,了不受嫌猜。

消息

高迹何来此,游方渐老身。欲投莲岳夏,初过竟陵春。锡影离云远,衣痕拂藓新。无言即相别,此处不迷津。

消息

系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呼它小艇过湖去,卧看斜阳江上峰。

消息

盛德方为贵,虚名底用高。异时游荡子,今日似萧曹。红粉催身朽,清霜入鬓牢。势穷人事改,槐棘等蓬蒿。

消息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消息

前旬风雨逼清明,柳色天高雪絮轻,冷落介推藏火月,寂寥潘令种花城。军中蹋鞠人穿域,门外吹箎客诧餳。今日太宫还直具,多年私邸隔朝缨。

消息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消息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消息

万里沈黎徼,民夷杂戌屯。金钱宽两税,水泽润千门。肃肃猩鼯静,潭潭壁壘尊。远猷嗟未究,萧瑟定安原。

消息

一生二,二生三,遏捺不住,廓周沙界。德灵直上妙峰,善财却入楼阁。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华红,李华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

消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