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宁王高士

自古江南风俗美,喜君高趣慕先贤。
药无远近宁论报,家有图书不计钱。
已住秦淮借风月,遍寻吴国旧山川。
尘缨我系未能解,每一来过驻画船。

作品评述

《赠江宁王高士》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和作者对江宁王高士的赞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古江南风俗美,
喜君高趣慕先贤。
药无远近宁论报,
家有图书不计钱。
已住秦淮借风月,
遍寻吴国旧山川。
尘缨我系未能解,
每一来过驻画船。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江南地区自古以来的美丽风俗。作者欣赏江宁王高士的高尚品质和对古代先贤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无论药物的远近,都不能决定报答的多少;而家中拥有的图书,无论价值多少,都是无价之宝。

诗人曾在秦淮河畔居住,借助那里的风景和月色来陶冶情操。他四处寻访吴国的古山川,感受历史的沧桑。然而,他的心仍被尘世的琐事所困扰,无法解脱。每次来到江宁,他都会停留在画船上,欣赏江南的美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南风景和表达对江宁王高士的赞赏,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热爱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正同高士坐烟霞,思著闲忙又是嗟。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莫道此间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

草上红多枝上稀,芳条绿萼忆来时。见桃著子始归後,谁道仙花开落迟。

奇功毕竟属吾曹,狄武襄无诸葛豪。翠羽葆行禽孟获,金龙衣在失侬高。春生洲渚千麾出,麦熟崆峒万矢橐。从此南人不反矣,犂边犊是带边刀。

东园千树簉白红,携壶满意一醉同。向来可是君宿诺,政复急雨斜惊风。县知此兴未渠尽,暖日晴云岂终吝。叩门日听长须来,老夫於子骖之靳。

年时忆著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麦浪卷晴川。杜鹃声可怜。有书无雁寄。初夏槐风细。家在落霞边。愁逢江月圆。

三年饮得大江中,更枉輶轩到里中。访旧不辞山路险,居今谁有古人风。汉胡隐遁藏清叟,瑞节欢迎走野童。赖有良朋共樽酒,雍容不与孙文同。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太古奇伟士,精思独于画。驰心入茫昧,万物赴挥洒。当时一名重,顾陆非尔亚。卓哉青城笔,妙绝冠天下。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写。吾恐千载后,是终无继者。

四海帝王家,两都周汉室。观风昔来幸,御气今旋跸。雷奋六合开,天行万乘出。玄冥奉时驾,白拒参戎律。后队咽笳箫,前驱严罕毕。辉光射东井,禁令横西秩。帐殿别阳秋,旌门临甲乙。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邙巩云外来,咸秦雾中失。孟冬霜霰下,是月农功毕。天道向归馀,皇情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

光随春漏细,影共夕烟流,若近明河没,还疑坠玉钩。

初病杨花犹乱飞,即今梅子已黄稀。卧惊节物遽如许,起得沉绵更解肥。云寺耶溪招布袜,斜风细雨欠蓑衣。半生不结修门梦,只梦家山唤早归。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绿萝萦数匝,本在草堂间。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近山。移花疏处过,劚药困时攀。日暮微风起,难寻旧径还。

斜照明明射竹篱,黄花能与岁寒期。人疑五柳先生宅,消得携觞与赋诗。

误逐衡阳暖,轻逃塞北寒。偶分千里伴,翻羡一枝安。兄弟今何许,家乡路若干。飘零归未得,浅渚戢修翰。

朝臣咸佞孰知非,张佚公忠语独奇。博士一言除太傅,谥为明帝信其宜。

亭下冷泉清,松深地绝尘。细看门外村,几换寺中人。别嶂孤猿晓,幽花百鸟春。坐来危石上,疑是比丘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