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王成宪府博自昆山来为予七十寿成宪时年七十八矣追数京师诗社中人惟予两人在者感刘禹锡诗因成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tí shī yǐ zuì zì héng xié , bù rěn zhòng kàn gǎn suì hu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题诗:1.把所作的诗写在墙上、石上或器物上。2.指所题写的诗句。
横斜:或横或斜。多以状梅竹之类花木枝条及其影子。代指横斜之物。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题诗倚醉字横斜,不忍重看感岁华。
白发年来心尚在,手持纨扇索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