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拼音和注音
fēng chén wú yàn xī , bīn kè yǒu yáng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宾客:(名)客人的总称:~盈门|大宴~。[近]客人。[反]主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
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
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
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