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宗纮的《沁园春.赠友》
拼音和注音
biàn guì mǎi kōng hóu zuó xiàng shuí ? shì yáng chūn bái xuě , zhī yīn yí shǎ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阳春白雪:原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泛指高雅的文学艺术。[反]下里巴人。
箜篌: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阳春:(名)指春天:~三月。
李宗纮
不详
原诗
我笑嗣宗,恸哭穷途,哭何用为?
问长沙赋鵩,果由绛灌;叔孙绵蕞,孰与皋夔?
身不虚生,才休小试,朝庙山林天定之。
乾坤内,有何冰何炭,何险何夷?从教卧泣牛衣。
便贵买箜篌捽向谁?是阳春白雪,知音宜少;
洞天铁笛,识曲原希。
树可为巢,酒堪晞发,富贵甘同敝帚遗。
君须耐,将菜根咬定,方表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