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张宁的《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二十八)》
拼音和注音
qù bǐ qiāng láng huì , chāo jū fēng lù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蜣螂:昆虫,全身黑色,胸部和脚有黑褐色的长毛,吃动物的尸体和粪尿等,常把粪滚成球形。有的地区叫屎壳郎。
张宁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原诗
去彼蜣螂秽,超居风露清。
蜕囊半未脱,健臂已前撑。
潜蛟起泥滓,厉璞登琼英。
大小分已定,变化同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