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庠的《碧沼寺》
拼音和注音
bì lì chuí qīng wò , bā jiāo zhǎn cuì j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芭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宽大,叶茎纤维可编绳索。果实也称芭蕉,可食用,状似香蕉。
垂青:(书)(动)古时黑眼珠叫青眼,对人正视表示看得起叫青眼相看。“垂青”表示重视:多蒙~。
刘庠
不详
原诗
万叠群山里,招提独屹然。
远依花岭构,高与上方连。
钟磬云霄外,檐楹杳霭边。
佛宫皆古像,诗版尽唐贤。
乘兴公馀日,间来首夏天。
池清初过雨,沼碧乍生莲。
薜荔垂青幄,芭蕉展翠笺。
溪声寒漱玉,岚气冷堆烟。
信步宜松径,烹茶喜石泉。
虚堂不知暑,净境合通仙。
自得幽栖趣,翻嗟俗事牵。
红尘懒回首,落日尚迁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