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成鹫的《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拼音和注音
shī zhōng xǔ wǒ wèi zhōng xiào , jiào wài hé céng shè míng ji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名教:名分与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与伦常道德为准则的礼法。
成鹫
不详
原诗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