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后堂壁四首

翠树阴阴晚雨回,江山清润绝纤埃。
军厨煮酒香初熟,更钓溪鱼斫鲙来。

作品评述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树阴阴晚雨回,
江山清润绝纤埃。
军厨煮酒香初熟,
更钓溪鱼斫鲙来。

中文译文:
翠绿的树木在阴影中,晚雨回归,
江山清新湿润,没有一丝尘埃。
军队的厨房煮酒的香气初次成熟,
更有人在溪边钓鱼,斩鲙而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翠绿的树木、晚雨的回归以及江山的清新湿润,表达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纯净。诗中提到军队的厨房煮酒的香气初次成熟,以及有人在溪边钓鱼,斩鲙而来,这些细节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细节描写生动而具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煮酒的香气和钓鱼的乐趣。整首诗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愉悦之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喜悦。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殽。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

别来如梦亦如云,八字微言不复闻。世上浮沈应念我,笔端飞动只降君。几同江步吟秋霁,更忆山房语夜分。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水长芳洲没,风生钓艇横。偶寻东埭去,却作北村行。宿鸟昏方定,流萤雨更明。归来未觉晚,传漏下重城。

宫乌栖处玉楼深,微月生檐夜夜心。香辇不回花自落,春来空佩辟寒金。

翠帘低护郁金堂。犹自未忺妆。梨花新月,杏花新雨,怎奈昏黄。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只销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

自从天籞守吏散,老树零落烟云凄。今朝我为作知已,小摘秋风黄欲齐。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华严法界出诸天,帝网重重绝世缘。昔有高僧开宝刹,今留飞阁耸琼田。身游色相无穷境,心悟虚空不住禅。碧眼胡人香一炷,分来今欲对师燃。

若个钗行忆昔招,曲池阡水渐萧萧。浪翻金锦犹余丽,花落胭脂尚带娇。绮席已更莲叶舸,彩绳又挂绿杨桥。相逢此后欣非晚,荡桨从君不记朝。

半生不睹德云翁,悬想经行在别峰。破一微尘相见了,揭翻华藏十三重。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顇。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

高风只在五峰前,应是精灵降作贤。万里无云惟一鹤,乡中同看却升天。

建章宫殿紫云飘,春漏迟迟下绛霄。绮陌暖风嘶去马,粉廊初日照趋朝。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秦楚年年有离别,扬鞭挥袖灞陵桥。

扣头剥啄到吾庐,觉我论才有不如。道在褐衣怀美玉,文成熟路驾轻车。而今谈笑不携手,他日寒温徒寄书。势利之交儿辈事,何须有客佩金鱼。

楮冠布褐皂纱巾,曾忝西垣寓直人。此际暂披因假日,如今长着见闲身。濯缨未识三湘水,漉酒空经六里春。不为行香着朝服,贰车谁信旧词臣。

零落多依草,芳香散著人。低檐一枝在,犹占满堂春。

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把之手香嚼齿香,饫之燕之香肺肠。金英满泛日百盏,何必帝乡姑醉乡。

我爱昭州酒,千家不禁烧。醥醪一爵举,瘴雾四时消。红叶和云踏,青帘傍水招。化浓民自醉,鼓腹日歌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