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竹溪诗一首

不敢匆匆看,晴窗几绝编。
参它少陵髓,饶得弈秋先。
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
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

作品评述

《读竹溪诗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敢匆匆看,晴窗几绝编。
参它少陵髓,饶得弈秋先。
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
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读竹溪诗的心情和感受。他心存敬畏之情,不敢匆匆浏览,而是安静地坐在晴朗的窗前,静心品味。他欣赏这些诗作,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境。他觉得这些诗作似乎参透了少陵的诗词精髓,使得自己受益匪浅,仿佛提前领略到了这个秋季的意境。在这种情境下,他向友人表示愿意虚心学习,低头向他们致敬,而这些友人曾经亲自教导过他,甚至亲自传授诗词艺术,使他受益匪浅。他已经将制作好的牌印子送给了友人,作为一种礼物,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些牌印子已经传递到了竹溪边。

赏析:
《读竹溪诗一首》是一首富有敬意和感慨的诗词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读竹溪诗的情景和心境,表达了对诗词艺术的敬畏和对友人、师长的感激之情。

诗中的“不敢匆匆看”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诗作的重视,他不想匆忙地浏览,而是希望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晴窗几绝编,显示作者在一个宁静明亮的环境中读诗,以更好地专注于作品的欣赏。

诗中的“参它少陵髓”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诗作的赞美和敬仰。少陵指的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他的诗词被视为宋代文学的精髓。作者认为这些竹溪的诗作仿佛参透了谢灵运的诗词精髓,使得自己受益匪浅。

诗中的“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和师长的感激之情。他愿意虚心向他们学习,并以低头致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敬意。这些友人和师长曾经亲自教导过他,甚至亲自传授诗词艺术,使他受益匪浅。

诗的最后两句“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表明作者将自己制作的牌印子赠送给友人,以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意。这些牌印子已经传递到了竹溪边,象征着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诗词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他在读竹溪诗时的心境。通过赞美竹溪的诗作和表达对友人、师长的敬意,诗中展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学习的虚心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学情怀和修养。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故人京尹剧风流,走送厨珍佐胜游。青李来禽沉冰雪,黄金白璧斫蝤蛑。

江上寒沙薄如席,一夕坟起成高丘。江流倾转力不胜,左啮右吐非自由。南郡城南独何者,平地生长殊不休。当中屋背不盈尺,深入百丈皆石楼。古人不知下有怪,发破不掩水涨浮。传言夏鲧塞洚水,上帝爱此无敢偷。窃持大畚负长镈,刺取不已帝使流。禹知水怒非塞止,网捕百怪杂蜃鳅。

高人摆尘鞿,厉俗非小补。朝来漉酒巾,谈笑易珪组。百年全始终,一节照今古。回首声利场,车轮正旁午。

渡南渡北两山遥,隔岸行人手可招。日暮海门烟雨黑,一川舟檝趁归潮。

孤烟落日是何村,向晚村舂隔水闻。白鸟远来全似蝶,红霞淡去却成云。愁同落叶飞无数,淡比秋山瘦几分。客寄他乡元寂寞,独行不是故离群。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东郡连墙日,行藏二纪馀。空留冢上剑,不见枕中书。山黑佳城必,堂阴旦宅虚。悲心寄松槚,哀韵拥輀车。

久晴风暖紵溪城,陌上轻埃欲污人。不惜春泥三日雨,且消乌帽十分尘。霏微著柳空添色,浩荡欺花便减春。拟作郊居雌霓赋,故人今日有王筠。

周汉而还垂玺印,儒学摹辑转相竞。颇阙元明迄当代,失宝遗珠亦其病。成哲亲王雅嗜古,列诒晋齐最称盛。保延数叶遘崩坼,渐易盐米辱题评。居士声名老画师,目睹散落泪欲迸。购收抉取增未备,绝艺奇能迭辉映。文何家法沿革存,天壤流传此后劲。论世应怜别怀抱,摩挲孤躅百灵盟。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危磴盘云杪,惊涛涨晚空。江山端有待,杖履偶相同。孤塔苍茫外,千帆杳霭中。谁知丘壑趣,未缚软尘红。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一风抛起万琼楼,几子康郎总掉头。莫怕浪高洲尽没,海船下碇并无洲。

人于忙处不知老,诗到醉时方是真。相对梅山几杯酒,不知身亦是今人。

龙井老人称墨仙,有家近在荆溪边。铁臼秋鸣竹屋雨,瓦篝春扫桐窗烟。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日长小殿试乌丝,光迸骊珠欲浮动。世间潘李今已无,黄金满箧争来沽。词臣供写《上林赋》,画史用作瀛洲图。文物年来颇凋弊,丧乱谁言少知贵。便须从子乞双螺,醉草檄书磨楯

系缆萧萧芦苇傍,酒和翰墨醉淋浪。灵槎不泝银河去,却向人间羡野航。

有问有答,屎尿狼藉。无问无答,雷霆霹雳。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休虞客气侵。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松烟竹蔼细蹊通,清津白石寒珑璁。艾禅真是甘蔗种,香林再吹薝蔔风。一溪冷引藩篱外,五老秀蹲怀抱中。写目轩窗意幽远,淡然消息不雷同。

垂虹一抹跨晴江,好解帆绳系矮椿。水浸碧天天浸月,只消推起小篷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