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女穿针山色秀,石人牵线海云生。

出自宋代释如珙的《偈颂三十六首(其十四)》

出自宋释如珙的《偈颂三十六首(其十四)》

拼音和注音

mù nǚ chuān zhēn shān sè xiù , shí rén qiān xiàn hǎi yún s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色:山的景色。

石人:石雕人像。多置于墓道旁。比喻与世长存之人。《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司马贞索隐:'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一说比喻人无感受,徒具人形。见《汉书.田蚡传》颜师古注。

穿针:穿针,读音为chuān zhēn,汉语词语,意思是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出自北周·庾信 《对独赋》。

牵线:(动)①耍木偶牵引提线,比喻在背后操纵:~人。②撮合:~做媒。

释如珙

不详


原诗

木女穿针山色秀,石人牵线海云生。

高茅座主赤双脚,直向毗卢顶上行。

诗词推荐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松月泻清影,炉烟凝宿云。檠灯寒照席,樽酒细论文。清漏转三鼓,芳杯釂十分。纷胜银烛里,妙舞盾榴裙。

借得千岩一卷诗,吟窗尽日不停披。苍波溜雨岷峨柏,赤石封苔岣嵝碑。不是胸中横屴崱,如何笔下许瑰奇。还君此宝文房裹,应有神明为护持。

天公大度一何奇,养此无能老白痴。宿疾闲愁俱扫尽,美餐甘寝更无时。蛙鸣庭草何曾问,水半门扉亦不知。道似婴儿犹有恨,小轩风月独哦诗。

声利能令智者愚,放翁闭户养迂疏。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笕寒泉晨灌蔬。徇俗不如翻著袜,爱山只合倒骑驴。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

精蓝端未下云居,况复僧中有后湖。理障禅那俱坐断,颇尝游戏到诗无。

景色遽如许,欢声阿那边。绮罗沽酒市,丝竹泛花船。越客知何夕,壶公自有天。兹游倾泽国,宁问压马川。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祝融峰上曾传纳,太一山前旧结庐。两地逍遥已三纪,争教肯在帝城居。

山深自无暑,五月草树寒。颇有遁世乐,得之亦非难。岩翁我同流,邂逅成清欢。回首功名人,琐琐不足观。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

荆台别路长,密绪分离状。莫诉杯来促,更筹屡已倡。烛花侵雾暗,瑟调寒风亮。谁念晓帆开,默睇参差浪。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山舍雨余好,溪深万竹齐。客同春日出,鸟向谷风啼。澹泊云无着,崎岖路欲迷。由来能力疾,归踏夕阳低。

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只知结子熟秋霖,不识来时有筇竹。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

天祚有开,文德来远。祈觳日辛,侑神礼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