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登岭

惭愧轻舆寄仆肩,蛇蟠小径入层巅。
升高但觉少平地,视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级,堵墙椽屋即人烟。
客程到此更风雪,闻一禽声恐杜鹃。

作品评述

《道中登岭》是宋代赵汝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惭愧轻舆寄仆肩,
蛇蟠小径入层巅。
升高但觉少平地,
视下方知在半天。
尺垅寸田皆石级,
堵墙椽屋即人烟。
客程到此更风雪,
闻一禽声恐杜鹃。

诗意:
诗人赵汝绩在《道中登岭》中写道,他自愧身负轻轿,寄托于仆人的双肩,登上一座崎岖的山岭。曲折蜿蜒的小径引领他攀升至山巅。当他登高远望时,感觉平坦的大地变得微不足道,视野下方仿佛就在半个天空之中。短短的一段路程,尽是崎岖不平的石阶,一片片小田地和一座座房屋就如同堵墙和椽子,人们的炊烟四起。当客人们来到这里时,更会遭遇风雪的考验,而他只听到一种禽鸟的声音,恐怕是杜鹃的鸣叫。

赏析:
《道中登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登山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山势和自然景观的感受。诗中的山岭被描绘成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曲线的起伏和石级的崎岖感给人一种攀登的艰辛之感。通过登高远望,诗人将平坦的大地视为微不足道,形容了山势之高耸和视野之开阔。而尺垅寸田的描绘则进一步突出了山峦的雄伟和险峻。通过描写堵墙椽屋即人烟,诗人展现了山中的人烟稀少,山中的宁静和幽僻,与外界的喧嚣和繁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以风雪和杜鹃的形象衬托了登山的艰辛和孤独,以及对旅途中寻常事物的关注和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登山的艰辛和壮丽景色,通过对山势、人烟和自然声音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微小事物的关注。

诗词推荐

木落关山岁暮时,风云万里忆京师。著书独惜虞卿老,怀古犹含庾信悲。海郭清砧寒近捣,山楼短笛夜深吹。江南秋水平如镜,只恐无人照鬓丝。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淹流既失策,贼至甘远屏。往岁忆曾游,迳路犹可省。今来冬向除,昔至夏方永。山寒竹树疏,岁阴云雾冷。破屋今已无,荒筠蔓枯颖。昔人安在哉,经过涕垂领。

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别业青霞境,孤潭碧树林。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帝眷纾时豫,台园赏岁阴。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御酒瑶觞落,仙坛竹径深。三光悬圣藻,五等冠朝簪。自昔皇恩感,咸言独自今。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独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颜生鲁卫游。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树第名流。千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尊几处酬。

周正曾未了,秦腊又相寻。风日留余暖,乾坤失众阴。乌翻南至影,雁堕北来音。黄落归根叶,前陈示意深。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一生两事苦相关,从仕居贫并作难。顾我雪穿行脚袜,羡君身作在家官。晓分京兆月半璧,夕问南湖水几竿。桃李能言春满坐,向人犹自诉霜寒。

杏火无烟烧断肠。织成春恨切,柳丝长。当时谁是种花郎。却不教,柳近杏花傍。柳道不须忙。春深须是有,絮飞扬。等闲扑着杏腮香。恁时节,选甚隔池塘。

欲杭一苇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他乡。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不谓偶成三楚客,得为兰杜附诸香。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一酌玻璃泉,碧色剑芒淬。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上枝花尽开,下实

柳暗花明。江村□路,微雨才晴。一个扁舟,尽容渔叟,到处闲情。往来凫渚鸥汀。新朋间、旧人争送迎。麦饭榆羹,故园寒食,误却归程。

晨社未升,天宇肃穆。祗或元祀,将以带玉。神以格思,三献茅缩。明灵怿豫,下土是福。

松罗石室中,清雅胜支公。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通。

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问休以见之,老菊耐霜霰。尚欲招祖谢,岂不鄙湛羡。市朝纷屠剥,禄位甘苟贱。高举能免此,学陶亦云善。

口口相传,真真相济,悟来意解心通。玄中妙趣,明月应清风。师祖钟离传吕,吕公得、传授王公。王公了,秘传马钰,真行助真功。彭城并道友,邀予追荐,数次途中。更同知节使,节副相容。跪领尊官台旨,加持在、紫极之宫。亡灵福,超升天界,了了道深崇。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迟日融和,乍雨歇东郊,嫩草凝碧。紫燕双飞,海棠相衬,妆点上林春色。点然望极。因人天气浑无力。又听得。园苑,数声莺啭柳阴直。当此暗想,故国繁华,俨然游人,依旧南陌。院深沈、梨花乱落,那堪如练点衣白。酒量顿宽洪量窄。算此情景,除非殢酒狂欢,恣歌沈醉,有谁知得。

象骖来自海之滨,何幸相逢孤独园。好句不妨诗共屋,戏言敢及赋名坤。江湖自有清风调,云月难招流俗魂。千里文章本同味,几时樽酒细重论。

野阴远阁雪风乾,向暮维舟水色寒。火号荧荧今夜烛,因知江北报平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