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赵大年并侄十七秀才

晋公宾佐选,英毅冠朝端。
三日拂冠剑,一时增羽翰。
世家存器质,国论伫图难。
从此抛经卷,青毡拜近官。

作品评述

《留别赵大年并侄十七秀才》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晋公担任宾佐选官,英毅荣居朝廷高位。三日之间,剃发准备参军,一时之间,增添了文采风华。世家门第的质地得以保留,国家政治的发展踌躇难前。从此以后,放弃了著述经典,踏上了青毡拜见近臣的官场之路。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以赞美赵大年及其侄子十七位才华出众的秀才为主题。赵大年在晋公府中担任宾佐选官,而他的侄子们也都是才情出众的秀才。诗中表达了他们放弃著述经典,投身政治官场的决心和意愿,同时也折射出时代中世家门第与政治发展的紧密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大年及其侄子们的赞美,展现了他们在政治官场中的抱负和决心。他们不仅具备了文采风华,还拥有世家门第的背景,这使得他们在政治上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国家政治的艰难和困境,隐含着作者对时代局势的思考和担忧。

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作者对赵大年及其侄子们的赞美和对时代政治的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通过对赵大年和他们的抉择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决心和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庄重、深思的感觉,同时也呈现出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诗词推荐

渺渺连江雨,微微到面风。主人留一饷,佳士得相逢。会面嗟何晚,论诗许有功。君家好兄弟,更觉此心同。

闻道去年大雨雪,今年园林著花迟。梅已寂寞桃浅深,胶序闭门那得知。故人南来将二季,屋里衣香生春姿。黄蜂紫蝶自颠倒,从容却话初别时。二季未几能许大,我曹讳老宁非痴。酥酪醍醐俱可口,何但疗我渴与饥。本朝亦有江金紫,谁道陈留人物衰。

殿阁风来夏日长,青林抽嫩见余芳。笔供五吏词休敏,簟展双纹睡正凉。故事早归何独晚,旧交新咏尚无忘。不言偃仰中园乐,还爱眉间喜色黄。

衡山开霁雨回风,正直心期自感通。顿使沾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诚中。谁知忧国丹心在,不与农夫喜色同。四海正须膏泽润,岂容别驾最民功。

仲冬冬至后,春从九地回。去年逢春在此寺,今年复向此寺逢。春来春去无复见花草,但有东风刮地如惊雷。人生七十能几时,四度逢春只在斯。祠官不复更递代,直若仓庾氏,久任无年期。大农赋禄随官品,丰俭由来皆有分。空尽天年在世间,饥饱死生皆不问。癃老非才固应尔,豪俊当年

独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潜居。时岁忽兮,孤愤遐吟。谁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与理分。

大道传来意,缘穷识外因。善言论浩劫,天是法王身。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山横杳霭有无中,叠观层台一梵宫。万轴琅函方杜口,数声啼鸟正谈空。溪云抱影侵行屐,香篆飞烟袭晚风。薄宦羇人如接摺,自惭来往苦匆匆。

侧径转青壁,危梁透沧波。汗流出鸟道,胆碎窥龙涡。骤雨暗谿口,归云网松萝。屡闻羌儿笛,厌听巴童歌。江路险复永,梦魂愁更多。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满山桃李闹红霞,曾约香山白鹿车。堪笑东风欺病客,搀先且到别人家。

午位符炎德,真人感赤精。诞弥佳节近,四海祝长生。

小疾载卧舆,独饮亦薄醉。朝离战平馆,午过白塔市。清寒正宜嬾,摇兀更益睡。所嗟下程早,不得究此味。忽忆从军时,雪夜驰铁骑。壮心谁复识,抚事有余愧。

悠然阁这名,名从见中起。长哦好仁诗,高山勤仰止。意与口俱到,掘井真得不。嗟哉世间人,穿鉴求义理。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鸣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春鮆横刀脍,何心更食鲜。

半亩清池藻荇香,一双鸂鶒竞悠扬。来従碧涧巢安在,飞过重城毋自将。野鸟似非官舍物,宰君昔是钓鱼郎。直言愧比奇章老,得县无心更激昂。清池定谁至,鸂鶒自来驯。知我无伤意,怜渠解托身。桥阴栖息稳,岛外往来频。勿食游鱼子,従交长细鳞。

虚怀何所欲,岁晏聊懒逸。云翼谢翩翻,松心保贞实。风秋景气爽,叶落井径出。陶然美酒酣,所谓幽人吉。自当轻尺璧,岂复扫一室。安用簪进贤,少微斯可必。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赤县朝称埋,衡山德共尊。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握兰肯受二毛侵,高节须知映古今。烟阁云台辞帝阙,风裘雪帽返家林。殿庭不待新鸣玉,里舍聊挥旧赐金。猿鹤不须惊与怨,道人轩冕本无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