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胥裴二子回马上作

阴阴雪云低,游子去将懒。
岂惟游子倦,疲马行亦款。
送罢我独还,回看鴈为伴。
念此日暮时,寂寞闭竹馆。

作品评述

《送胥裴二子回马上作》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阴雪云低,游子去将懒。
岂惟游子倦,疲马行亦款。
送罢我独还,回看鴈为伴。
念此日暮时,寂寞闭竹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游子胥裴二子离开的场景。诗人在阴沉的天空下,目送游子离去,心情低落。不仅是游子感到疲倦,马匹也显得疲惫。送别之后,诗人独自回到竹馆,回首看着飞行的雁群作为伴侣。夜幕降临时,诗人感到孤独,竹馆中静谧无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孤独的心情。诗中的雪云和阴沉的天空,烘托出离别的忧伤氛围。游子和疲惫的马匹形成了对比,突出了长途旅行的辛劳和疲乏。诗人独自回到竹馆,回望飞行的雁群,表达了对友谊和陪伴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寂寞闭竹馆,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心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质朴而真实,给人以深刻的共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离别时的情绪和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孤独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谊和归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离愁别绪和寂寞孤单。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古昔诗客长风骚,云间野鹤鸣九皋。六丁极天十万遭,摄提执策穷牛毛。玄珠罔象谁能及,或长壮丽称雄豪。九原杀气横天高,朔风吹雪沾霜刀。衔枚束甲夜渡洮,军中壮士秉白旄。忿怒不可拔一毫,白狐几腋成一袍。东溟一钓连六鳌,二长不同各有劳。吟咏至审公讥褒,咏斋之乐真陶陶。

五松山下古铜官,邑居褊小水府宽。民安薄鱼少嚚讼,簿领未减一丘盘。胸中峥嵘书万卷,簸弄日月江湖间。稠人广众自神主,按剑之眼白相看。老身风波谙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麒麟图画偶然耳,半枕百年梦邯郸。平生樽俎宫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颜。此时阿翁尚无恙,追琢秀句酬江山。

已是悲秋客,那堪送远人。乱山残照惨,落叶晚风频。去恨随帆远,回头转意亲。明朝相忆处,鳞雁达情真。

大隐何曾去市廛,人间真有遁神仙。身閒已觉尘难染,心远由来地自偏。何事游方期汗漫,不妨酌月问婵娟。胸中丘壑可窥处,墨戏纵横出渭川。

毒手遭风伯,危机伏醉乡。不成摩诘病,未悔次公狂。饮器质钱尽,酤垆添价昂。酒徒容改事,瓦碗茗芽香。

清猿冷冷鸣玉箫,三声西声高树梢。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我老苦寂寥,谁与娱晨暮?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屦。岁薄食无余,恨使鸟雀去。安得粟满囷,作粥馈行路!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於戏道徽,尚其不亡,兹其足以侈摹帖之藏。

东巡玉辇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犀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樽酒不常满,年华祗自春。言归虽薄澣,业已负良辰。野翠欣欣遍,林红扑扑新。其如好风景,料理爱诗人。

春水悠悠绕废台,竹舆幽辄转城隈。路人不解知逐客,谓是寻春湖上来。

如如寂灭自无情,一句从来本见成。舌运广长元不间,雪峰相见望州亭。

秋香扶我过仙家,□大眠云石迳斜。九曲溪山闲日月,万年宫殿老烟霞。吟筇尚带瑶阶藓,渡舫曾撑翠竹沙。回首云深何处觅,洞箫吹落碧岩花。

宝杖亲携挂翠缨,徘徊常绕玉阶行。转身就父无标的,拈却花冠不得名。

醉倚江楼,长空外、行云遥驻。甚凄凉孤吹,含商引羽。薄夜冷侵沙浦雁,老龙吟彻寒潭雨。蓦凉飚、一阵卷潮来,惊飞去。重欲听,知何处。谁为我,胡床据。谩寻寻觅觅,凝情如许。旧日山阳空有恨,杏花明月今谁赋。恐凭阑、人有爱梅心,空愁伫。

孤楼虽不高,足以瞰四远。饷妇陌头归,田夫桑廕饭。敕吏省追胥,勿令农事晚。

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栋与参横,帘钩斗曲,西北城高几许。天声似语。便阊阖轻排,虹河平溯。问几阴晴,霸吴平地漫今古。西山横黛瞰碧,眼明应不到,烟际沉鹭。卧笛长吟,层霾乍裂,寒月溟濛千里。凭虚醉舞。梦凝白阑干,化为飞雾。净洗青红,骤飞沧海雨。

自从篱菊报香衰,便说南枝与北枝。底事频来问消息,山翁近日绝无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