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三

出关弃孺子,南征笑狂生。
左右无黄发,淫夫挟之行。
戮杀汉使者,君臣起大兵。
尉佗羁汉绶,何曾请长缨。

作品评述

《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三》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通过描述历史上的一系列事件,表达了作者对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的批判。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出关弃孺子,
南征笑狂生。
左右无黄发,
淫夫挟之行。
戮杀汉使者,
君臣起大兵。
尉佗羁汉绶,
何曾请长缨。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暗喻的方式,揭示了历史上的一些残酷事件和政治腐败的现象。诗中的人物形象并非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用象征的方式来呈现,以抒发作者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强烈不满和悲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富有隐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象的批判。首先,“出关弃孺子”,意味着高官们为了争权夺利,不惜抛弃自己的儿子,甚至不顾亲情。接着,“南征笑狂生”,描述了那些贪权者和斗争者的狂傲和嘲笑,暗示他们对社会的伤害和无情。然后,“左右无黄发,淫夫挟之行”,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勾心斗角和亲信利用的现象,暗示了统治者的腐败和无德。紧接着,“戮杀汉使者,君臣起大兵”,描述了君臣之间的冲突和权力斗争升级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暴力和统治者违背道德原则的愤慨。最后,“尉佗羁汉绶,何曾请长缨”,以历史人物尉佗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忠诚的官员无法实现改革和清廉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词虽然没有直接揭示具体的历史事件,但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悲愤。诗词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力度,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权力腐败的深刻批判,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面。

诗词推荐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百里有民社,古为子男国。苟有爱物心,稚老皆蒙德。为身不为人,鄙哉陶彭泽。

天风吹绝顶,小立思生豪。遥海望无际,众峰疑避高。龙留神骨去,犀敛夜光韬。惟爱瑶池水,寻云学种桃。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双竞龙舟疾似风,一星球子两明同。平吴破蜀三除里,灭楚图秦百战中。春近杜鹃啼不断,寒催归雁去何穷。兵还失路旌旗乱,惊起红尘似转蓬。

谓花月无情,长寄绮罗之遗恨。试为调笑,戏追风流。少延重客之余欢,聊发清尊之雅兴。诗词:珠树阴中翡翠儿。莫论生小被鸡欺。鹳鹊楼高荡春思,秋瓶盼碧双琉璃。御酥作肌花作骨。燕钗横玉云堆发。使梁年少断肠人,凌波袜冷重城月。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

六幕同云岁又残,忽惊腊雪满群山。谁知曳履涂中去,端有披蓑江上还。三白吉祥千里内,六花飞舞两楹间。诗成自怪无奇语,欲压刘叉思觉悭。

东篱秋色遍幽坡,蔟蔟金英洗露华。君且试推鼓泽看,五行何处爱黄花。

青山业主是玄晖,太白无钱典得伊。总是诗仙休更讼,两蓑分钓一鱼矶。

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一家。我观阎浮提众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洁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随我上虚无。携持赖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山积五仓窥石□,霞拖九芒觅丹炉。圣泉闻说经汤旱,中有龙蟠不用雩。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