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和周次公韵》
拼音和注音
jí jí chūn shān dé yǎng zūn ,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 zì chéng w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行:(动)普遍流行;盛行:~一时|~全国。[近]流行|盛行。
水上:水面上。犹水边。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
成文:(名)现成的文章,比喻老一套:抄袭~。②(动)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的:文章已有腹稿,尚未~。
风行水上: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籍籍春山德养尊,风行水上自成文。
饱谙世故时高枕,强对交情日置樽。
健句如君宁有谓,和篇于我愧无闻。
敢言暑退秋生后,静夜来敲月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