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年七旬,哭汝声摧裂。

出自明末清初代屈大均的《哭内子王华姜(其二)》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哭内子王华姜(其二)》

拼音和注音

ā mǔ nián qī xún , kū rǔ shēng cuī li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阿母年七旬,哭汝声摧裂。

当食不能餐,喉间日哽咽。

念尔万里身,艰难历胡越。

暑雨及祁寒,驰驱不暂辍。

关中积高府,风气多惨冽。

我性不能寒,疏理畏风雪。

鹧鸪向日飞,桂华以冬发。

自返南州来,中怀少郁结。

汝亦乐土风,所愁独炎热。

海氛多毒淫,腹痛成夭折。

仓皇医未来,瞥已电光灭。

诗词推荐

淡月笼花花映窗,好风吹竹竹浮香。梦回何处一声笛,人静山幽天正凉。

早时风景爱东吴,一到京师兴益疏。偶向城南疑澤国,夹川垂柳带僧居。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刘侯驱车东,幕府宾客稀。凭几独萧然,真与万事违。巢燕无世情,闲堂时一归。东风忽怒号,辄来撼窗扉。搅我静中趣,聒聒无停威。尘沙亦侵人,犹喜势力微。日暮风稍息,出户聊振衣。行吟视庭木,枝空但花飞。幽思感晚春,浩歌送斜晖。翟公大书门,怨激恐已非。俗物喜去眼,杜子

钟山处士映高霞,止酒惟亲睡起茶。远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一鸥休问帝前席,七碗且同僧在家。所愧叔孙无五善,若为重拜晋君嘉。

今代风骚将,先生合冠军。几年求识面,数刻遂离群。江急舟难驻,风回橹细闻。还家经醉卧,斜日对炉熏。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善财采,文殊用。杀我活人,临机变弄。直须亲看海龙宫,莫看目前波浪涌。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诗情更入山水国,醉眼独高烟雨楼。文举定非余子辈,元龙须向古人求。磻溪莫讶功名晚,今代何人有直钩。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

功名富贵旧元台,诞日新归故里来。绮席重张孙相阁,锦衣三照邺王台。相望全魏荣封国,不尽清漳伴寿杯。最是衔恩门下客,秀眉前祝落邹枚。

夜光那肯暗投人,至宝何须借所因。袖有明珠来遗我,荷君此意重千钧。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黄发方用事,白发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一门盛美时难及,家学于今令子传。

鳌头星掖贵兼清,不似南宫散六卿。继踵棣华联禁直,并时兰玉占高名。甘泉法从皆才低杰,皇佑孤臣独老生。自叹荆枝半凋落,若论宗戚亦沾荣。

莽莽郊原带古丘,渐渐陇麦散羊牛。杏花杨柳春浓处,一片青帘慰客愁。

东晋陶元亮,西京董仲舒。高风敦薄俗,妙论见遗书。水石伤新窆,松篁惨旧庐。楞伽今在否,此道发明初。

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

剥啄敲门走梦周,夜来一雨润方收。徐郎示我郊行作,亟起讽之天定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