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
要似谪仙回舞袖,千年醉拂五松山。

作品评述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帆重到古铜官,
长是江风阻往还。
要似谪仙回舞袖,
千年醉拂五松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游览铜陵陈公园时的景象和他对自然的感受。苏轼乘船来到古老的铜陵城,但是江风却一直阻挡着他的行进,使船只难以前进或返回。他希望自己能像谪仙一样回到岸上,舞动袖袍,与自然融为一体。他感叹这座山上的五松已经生长了千年,仿佛也陶醉其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景,并抒发了他对自然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铜陵陈公园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苏轼通过描写江风的阻拦,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对外界环境的无法左右的感受。他希望自己能够超脱尘世,像谪仙一样在自然中舞动袖袍,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苏轼对自由、超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诗中的五松山象征着坚韧和长寿,苏轼将其与自然之美相联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醉拂"一词,意味着苏轼陶醉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延续。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超脱的心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超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官廨俯官溪,溪流极清泚。鱼游值天阴,竞指龙光起。古祠偶相邻,愚徒望风靡。我欲照衰颜,且展阑干倚。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蒲颿风驶送行舟,篷底哦诗相棹讴。三老相呼兴不浅,溪回山拥近严州。

春来归路阅三州,是处跏趺懒出游。一到南园便忘返,亭边绿浸琵琶洲。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晴熏榆荚黑,春染柳梢黄。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深入虎穴,有屈难雪。天下应庵,只得一橛。

琐闱官接凤凰巢,蔼蔼青云器业高。一代后先书惠人,三朝中外主风骚。阜安广粤新城郭,慑伏幽燕旧节旄。元相台楼何处是,蓬莱山压海波涛。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环燕席。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炯玉树森前,碧_满注,共作醉乡客。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愁易极。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但展转无眠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谿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镜含世界几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汩没未尝离镜体,怜生谁合饮光人。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若不离四句,如何绝百非。直指西来意,西来意是□。权教参智藏,黑白转狐疑。妙得无非物,如如道不知。

予年行七十,惟日就志昏。虽高鸿鹄举,尚困鸡鹜喧。壮心久已摧,弱羽不得翻。每诵少游言,顾惭下泽辕。蜀公有高志,谢事久杜门。扰扰世俗务,不复挂口论。群经杂图史,拥坐如周垣。上谈千载故,速若水注盆。客来必命酒,左右拱诸孙。虽无鼓舞欢,自喜谈笑温。爷高顾吾私,有类

踪迹浮萍落五湖,一番相别一番疏。不知此去从何处,还许春风得见无。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平生懒作子公书,俯首铨曹一纪余。第有神驰招隐馆,久无梦到承明庐。文字真宜覆酱瓿,技能只合服盐车。清才弗悟亦尘役,早晚促君登石渠。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槐鼎虚班侧席求,已应难遂寇恂留。不如黄发貂蝉底,长占青云最上头。

槁项疲农病夏畦,喜闻烟雨四天垂。旋寻秔稻供糜粥,惊见新香玉满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