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孟渊江乡深处(二首)

路入江乡觅隐沦,远随流水度前津。
云遮茅屋不知处,舟过柳桥方见人。
白鸟下汀芳杜雨,紫鳞吹浪落花春。
相逢说罢忘机事,一道香风起绿摐。

作品评述

《题沈孟渊江乡深处(二首)》是明代王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路入江乡觅隐沦,
远随流水度前津。
云遮茅屋不知处,
舟过柳桥方见人。
白鸟下汀芳杜雨,
紫鳞吹浪落花春。
相逢说罢忘机事,
一道香风起绿摐。

诗意:
这首诗词以江乡深处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寻找隐逸之地、追随流水穿越前津的心情。诗中描述了茅屋被云遮蔽,无法得知具体位置,只有当船经过柳桥时才能看到人影。接着描绘了白鸟飞下汀岸,杜鹃花雨中散发芳香,紫色鱼在波浪中跳跃,落花如春天的风吹散。最后,相逢的人说完话后忘却了俗事,一阵花香风吹起绿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描述了江乡深处的景物和情感。诗人通过描写云遮茅屋、船过柳桥等细腻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静谧和美好。同时,诗中的白鸟、紫鳞、落花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相逢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尘世的烦忧,感受到清新的花香和风的拂动,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受。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具有韵味的江乡田园画面。读者在品味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宁静心境的渴望,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份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诗词推荐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纷纷世上如落花,东风即入东邻家,要亦余事吾何嗟。斯人故国之乔木,枝叶胡然亦流落。吾生已晚讲闻熟,见欲堕泪那忍读。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君不见人间秦汉,子子孙孙永宝用。

一片灵台众共知,宦途宁肯避危机。至诚似有神明助,尽室初从瘴海归。烈火岂能伤美宝,覆盆终是见炎晖。人生未出功名外,多少京尘待染衣。

藐予小子衰残迫,惜我先人老寿稀。厚币能牵四皓出,画图幸送二疏归。子玄亘古芬芳史,伯始终身粪上讥。頴叔资深俱已矣,岂无来者判聃非。

记年时、三星明处。尊前携手相语。家山幸有瓜和芋,何苦投身官府。谁知道,尚随逐风华,为蜀分南土。依前廉取。便卷却旌麾,提将绣斧。天口笑应许。逢初度。从头要为君数。怕君惊落前箸。天东扶木三千丈,不照关河烟雨。谁砥柱。想造物生才,肯恁无分付。九州风露,待公等归来

圣君宠厚龙头选,慈母恩深白发垂。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为患悔何追。

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夏日长。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

一念萧萧不记年,皮肤脱落自远全。长天夜夜清如镜,万里无云孤月圆。

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闲断。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今夜阴云初霁。画帘外、月华如水。露霭晴空,风吹高树,满院中秋意。皎皎蟾光当此际。怎奈何、不成况味。莫近檐间,休来窗上,且放离人睡。

仙豀七十里,半世只闻名。一日见山色,千年怀友情。古匏浮美醁,清水照尘缨。霜月亭亭白,连床语到明。

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

楚江复为客。征棹方悠悠。故人悯追送。置酒此南洲。平生亦何恨。夙昔在林丘。违此乡山别。长谣去国愁。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沦凤团。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金陵竹笋硬如石,石犹有髓笋不及。杜迁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带雨斫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可齑可脍最可羹,绕齿蔌蔌冰雪声。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鵰。初传使者驱千骑,俄见将军定百蛮。云尽月光依组练,雪消春信满湖山。伫闻禁掖催颇牧,玉陛归亲咫尺颜。

炎图盛,六叶正,协重光。膺宝瑞,更法度,智勇超轶成汤。昭回云汉烂文章。震扬威武慑多方。生民帖泰拥殊祥。封人祝颂,万寿与天长。岂知丹鼎就,龙下五云旁。飘然真驭。游衍仙乡。泣彤裳。伊落洋洋。嵩峰少室相望。藏弓剑,游衣冠,俊功盛德难忘。泉台寂、鱼烛荧煌。银海深、

蝴蝶与蒙庄,颓然寓一床。日随香篆过,梦逐雨声长。酒喜新篘绿,橙如故岁黄。昏昏还隐几,谁识老龟堂?

男儿四十未全老,便入林泉真自豪。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山中是处有黄菊,洛下谁家无白醪。相得秋来常日醉,伊川清浅石楼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