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怀古田舍

君子固有忧,不在贱与贫。
农事久不归,道路竟徒勤。
青阳动芳草,白日悲行人。
沮溺去千载,相知恒若新。
出门转穷厄,得已聊一欣。
甘雨濡夕畛,繁花幂春津。
独往亦可乐,耦耕多近邻。
百年鼎鼎流,永从耕桑民。

作品评述

《和陶怀古田舍》是明代陈宪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子常常有忧愁,不论贫穷还是卑微。
农事久久不能回,路途竟然徒劳无功。
青阳地上草木摇曳,白日里悲伤行人。
挫折与困苦已去千载,相知的心情恒如新。
出门后转入贫困艰难,得到稍微安慰就满足。
甘甜的雨水润湿夜晚的田地,繁花盛开像春天的泉水。
独自前行也能感到快乐,众人耕作的邻人相近。
百年来名望不断传扬,永远追随农耕的民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对农耕劳动的思考。作者认为,君子无论贫贱都会有忧愁之事,与其过于追求富贵,不如专心从事农耕劳动。虽然农事辛苦,但与此相伴的是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平凡而美好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和农耕劳动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激和对农民的赞颂。作者运用自然景色的描写,如青阳动草木、白日悲行人、甘雨濡夕畛、繁花幂春津等,营造出一种宁静、朴实的氛围。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这一群体的敬重和对农耕劳动的理解,强调了农耕劳动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境。

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农民的形象和农耕劳动的价值,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敬意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它传递了一种平凡而美好的生活观,强调了农耕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词也具有普世的价值,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词推荐

残霭初收半在沙,一川芳草趁溪斜。群峰古意汪芒国,废地诗情正曜家。天末凄迷浮野色,柳边骀荡受春华。更携尊酒看修竹,不为前坡得意花。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秀国师公雄大夫,梓枝何用叹扶疏。刘歆父子无瓜葛,何怪昌言毁仲舒。

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红饭白菹妻具饷,青身绿水自催耕。止知索寞簟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寺占灵峰更近州,喧阗驺从锦缠头。歌锺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趋春水流。几处醉眠方枕藉,一城谣俗重嬉游。贤侯惠意民知否,几刻严堙为尔留。

滕翁只道老非才,不料穷冬雪壮哉。拟拨寒蔬寻早韭,试寻玉树索寒梅。孤汀错认鹚为鹭,四野偏宜牟与来。闻说广鞮西北走,将军已自播州回。

天似洗。遥望楚山千里。归雁数声云外去。此身犹滞此。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独倚孤篷浑不寐。碧流清见底。

目断长空,手拍危栏,高兴酒浓。拟招呼短艇,追陪飞盖,一餐湘菊,共赋芙蓉。雁字沈秋,鸦林噪晚,几阵萧萧雨更风。空凝伫,不如一鹤,随意西东。堪嗟乐事难逢,愧元伯、巨卿千里从。望文星聚彩,交辉吴分,天飚吹翅,独隔昆蓬。野墅荒烟,败荷衰草,人在可怜憔悴中。还相念,

此心非一事,书札若为传。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

起柁扬帆趁便风,狎鸥惊雁水烟中。裹香荐彘聊随俗,计日听鸡等自公。诗句涤愁收一一,酒杯浇别悔匆匆。与君二纪陈雷契,犹遣时人笑两穷。

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茫然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西堂梦徹草塘春,得句浑无半点尘。却喜寥寥千古后,只今共付与诗人。

诸公贵人识面稀,胸中璀璨漫珠玑。即今举手遮西日,应有流尘化素衣。旧学极知难少眨,吾侪持此欲安归?夜来风雨空堂静,忽忆灯前语入微。

栎园依古寺,景物久凄凉。荆棘无人翦,亭台逐处荒。数禽栖曲沼,独犬吠空堂。惆怅梅花发,凭谁管暗香。

雪英飘洒绕虚廊,晓景沉沉朔吹狂。银阙晶荧标帝里,桂华纷糅认仙乡。少年风味新吟动,老叟襟怀万事忘。自倒空罇酬绝唱歌,书帏聊得泛寒光。

君自万里回,遂成万里集。其诗二百篇,文字必已立。定应侔前人,未尝有蹈袭。古溪蛮铁刀,出冢土花涩。谁将饰以玉,镡上光熠熠。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钳挚。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示予要赋之,短戈惭後执。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今年麦熟亦可喜,紫石霏霏落钟乳。我从田家惯饼饵,梦想风味今未已。箬叶浮浮卷牛舌,甆瓯泛泛割龙耳。一丸萝卜吾岂无,悲歌不怕红娘子。诗成不满贵公笑,书生岂识饼十字。

白云飞绕寺楼钟,点滴清声露打松。童子开门还报我,鹤眠犹在最高峰。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