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祀社稷九首

荐嘉禀时,洋洋来格。
载登兹坛,齐明维敕。
神用居歆,顺成农樯。
其崇若塘,其比如栉。

作品评述

《大观祀社稷九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为佚名。这首诗词描绘了祀神仪式的盛况和神明赐福的场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荐上美好的祭品,庄严而隆重。
登上祭坛,光明照耀,君王颁布敕令。
神祗欣然接受,农事蒸蒸日上。
祭祀的崇高如湖泊,庄稼的茂盛如梳子。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隋代祀神仪式的盛况。荐上美好的祭品,庄严而隆重,象征着人们对神祗的崇敬和感恩之情。祭坛上灿烂的光明,代表着神明的光辉和神圣的存在。君王下敕令,使得祭祀的仪式更加庄严正式。神祗满怀欣喜地接受祭品,象征着神明对人们的关怀和祝福。农事的兴旺和茂盛,预示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庄重的笔调表达了祭祀仪式的盛况和人们对神明的虔诚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祀神仪式的盛况,展示了隋代人们对神明的崇敬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例如,“荐嘉禀时,洋洋来格”,通过洋洋自得的格局来形容祭品的美好和庄严。又如,“神用居歆,顺成农樯”,用“居歆”来形容神明欣然接受祭品,表达了神明对人们的关怀和祝福。整首诗词情景交融,气势磅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这首诗词展示了隋代社稷祭祀的盛况,体现了人们对神明的崇敬与感恩之情。它不仅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仪式,还蕴含了人们对国家繁荣和幸福的美好愿景。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细节和神明的接受,诗人展示了人与神的紧密联系,以及神明对人民的庇佑与保佑。整首诗词气势恢弘,既展示了隋代社稷祭祀的盛况,又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繁荣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坐觉江流平,漶漫裂三股。舟子告风横,因循宿中浦。慈湖古戍近,犹复小江阻。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把酒讯三老,此宁泊舟所。谂我今昔异,解带无所苦。向来探丸徒,白昼犹旁午。一自尚书来,此辈凛刀俎。江山亘千里,有屋皆外户。似闻襄江道,衽席过行旅。翳公旧威爱,平宁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

上山采芙蓉,日暮倾筐归。驺轲陈王道,脂车向梁齐。龙战方择肉,志愿空令乖。理人为之牧,嗟哉名实违。布谷春无畬,促织秋无衣。悠悠感物变,恻恻怀烝黎。

二十年前学采樵,采樵只采嫩枝条。何如斫倒大松树,勾得三年两载烧。

未解连轩赋鲍昭,且陪茫荡醉东皋。初非日浴身原洁,何待天冲志已高。羽服便能随羽扇,霜翎正合伴霜毛。使君今是徐州守,会宴云龙乐且遨。

江上梅花铁石心,江南肠断越人吟。南垣阁老多情甚,才见梅花便抱琴。

轩窗雨过绿交加,山鹊群飞噪晚霞。烂熳一番春梦觉,东风时扫日南花。

直如弦,曲如钩。易见难识,老倒赵州。世事但将公道断,人心难似水长流。

早插绿杨檐外去,晚携黄腾杖头归。富者几家贫者众,年年渐见赏人稀。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小舟初具似渔家,一曲清溪便可夸。垂钓便能升跃鲤,归篙时复带栖鸦。园亭不扫心长静,水竹无多镜自华。暇日傥来同笑语,书囊诗卷未应涯。

狙裹周公服,优蒙孙叔冠。无论騃儿女,神亦被渠瞒。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清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远岸依依落日明,吴王醉处少人行。多情独有垂杨树,犹送深宫夜雨声。

尧舜若稽古外,烈祖圣谟洋洋。道理一句最大,卓冠万世帝王。

翠挹南山树石苍,五花亭外万花芳。云芝栱斗晴檐湿,金字屏风水榭凉。柳接苏堤无空地,萍侵兰枻有深坊。未几移築仙宫邃,一本红查委路傍。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