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村况三首

天气秋高正泬寥,海风虽急不终朝。
几畦丛菊如云烂,两岸芦花似雪飘。

作品评述

《秋深村况三首》是明代诗人李开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秋天深村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天深村景况三首

天空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虽然海风吹得很急,但并不会持续整个白天。几畦盛开的菊花像云一样绚烂,两岸的芦花仿佛飘舞的雪花。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深村景色的描绘,展示了明朗宜人的秋天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宜人的秋日景象。作者通过描写天空晴朗、秋高气爽的气候,以及海风短暂的急促,展示了秋天的美妙和变幻。诗中的菊花和芦花成为自然景色中的亮点,给人以热闹繁盛和纯洁美好的感觉。

赏析:
1. 对秋天的描绘:诗中以秋高气爽的天气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鲜明特征。这不仅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美好感受,同时也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2.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盛开的菊花比作云彩,将飘飞的芦花比作雪花,以形象的语言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美丽。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诗意上的赞美。

3. 对自然和人文的交融:这首诗词中的景物描写融合了自然和人文的元素。作者以深村为背景,将自然景色与人类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共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明亮、喜庆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深村的景色,展示了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纯洁的向往。

诗词推荐

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野日明枫叶,江风断雁行。穷涂多藉躝,老境易悲伤。自笑诗情嬾,萧然旧锦囊。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绮筵铺锦绣,妆牖闭藤萝。秩满休闲日,春馀景气和。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曲岛寻花药,回潭折芰荷。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湘桃深处五陵家,堤柳阴中百宝车。多是问桃寻柳去,近来山下少梅花。

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

节物常流转,人情作异同。颇期千载后,宁忍一朝穷。隔叶饶晴哢,游丝罥堕红。老春何足恨,结习本来空。

南纪干戈后,相逢皓首稀。草问翁仲在,华表令威归。骨寿由心泰,身癯独道肥。公松对吾菊,同阅几芳菲。

夜月三杯色,晴荷十亩香。若教兴世念,不甚觉风凉。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旋炊香稻鬻新菰,饭饱逍遥乐有余。茶味森森留齿颊,香烟郁郁著图书。毛皮尚布宁知我,鳞甲深藏莫问渠。赖有邻翁差耐久,雨畦频唤共携鉏。

乐天号达道,晚境犹作恶。陶写赖歌酒,意象颇沉著。谓言老将至,不饮何时乐。未能忘暖热,要是怕冷落。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闲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日课数行书,生经一囊药。或使白公见,应讥太萧索。当否竟如何?我友试商略!

秋风媿度老江蓠,鼎水眉峰隔梦思。下走误传宣室召。上前谁进子虚辞。东坡麋鹿同三径,西掖鵷鸾占一枝。独有野僧违一俗,翠珉新勒旧题诗。

笛唤春风起。向湖边、腊前折柳,问君何意。孤负梅花立晴昼,一舸凄凉雪底。但小阁、琴棋而已。佳客清朝留不住,为康庐、只在家窗里。湓浦去,两程耳。草堂旧日谈经地。更从容、南山北水,庾楼重倚。万卷心胸几今古,牛斗多年紫气。正江上、风寒如此。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

片片红梅落,纤纤绿草生。无端夜来雨,又碍出门行。

吐纳谁能较故新,更须大药锻金银。有诗传世书傅子,自是人间不死人。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後、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敧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明月愁人夜未央,篷窗如昼水浪浪。何处笛,起凄凉。梅花喷作一天霜。

人间近遇风骚匠,鸟外曾逢心印师。除此二门无别妙,水边松下独寻思。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楚楚初篁脱绿苞,城居约略似荒郊。土膏更得春风力,直引蔷薇上竹梢。

绣殿宜晴日,彤楼切太虚。卿云连复道,颢气护宸居。建凤黄金榜,疏龙白玉除。仙蓂乘月吐,浑契史臣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