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作品评述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门久闭谢来车,
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
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
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
碧鲈斫鲙意何如。

中文译文:
长久以来,蓬门闭着,谢绝了来客,
害怕炎热,更加空荡的小阁。
青色的引水设施上留下了嫩苔,供鸟儿留下印记,
绿色的植物垂下残叶,带着虫子爬行形成文字。
寒泉从井中涌出,但功效已经不复存在,
白色的羽毛迎凉的计划已经疏忽了。
我忍耐着等待西风的吹拂,只盼望一阵凄凉的风声,
像斩断鱼鳞的绿鲈斩断鲙鱼一样,这样的心情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大暑时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恶和对清凉的向往之情。诗词通过描绘蓬门闭塞、小阁空虚、青引苔痕、绿垂残叶、寒泉功效的消失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不适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首先,蓬门久闭谢来车,形容作者的住宅已经很久没有迎接客人,蓬门寂寞无人来往。这是因为作者害怕酷暑的原因,更多地待在小阁里,小阁也变得空虚无人。

其次,诗中描述了一些清凉的景象,如青色的引水设施上留下嫩苔,记录了鸟儿的痕迹;绿色植物垂下残叶,上面爬满了虫子留下的痕迹。这些景象中透露出一丝清凉之意,与作者对炎热的畏惧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一些无奈之情。寒泉虽然仍然从井中涌出,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效,无法给人带来清凉。白羽邀凉的计划也已经疏忽了,无法满足作者对凉爽环境的渴望。

最后,作者表示忍耐地等待西风的吹拂,期盼一阵凄凉的风声,就像斩断鱼鳞的绿鲈斩断鲙鱼一样,期望能够带来清凉的感觉。这种心情既有对自然清凉的向往,也有对人事物的不满和期望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清凉意象为中心,通过描绘对比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恶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对蓬门、小阁、青引、绿垂、寒泉等元素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夏日酷热的反感和对清凉的憧憬之情。诗中的寒泉和白羽邀凉则象征了一种期望和希望,但最终都有一定的失望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夏季的感受,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期望的寄托。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溪水留我住,溪月愁我皈。望後月更佳,昨宵未为奇。大都月色好,一岁能几时。人散长是早,月来长是迟。初出如大瓮,才露金半规。不知独何急,下如有人推。忽然脱岭尖,行空安不危。似爱溪水净,下浴青琉璃。明珠径余尺,沈在千顷陂。我欲剌双手,就溪取团晖。白小忽乱跳,碎作

即今海内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贯道。孤峰叠巘真自奇,老树沧波亦复好。扶杖时来问麴生,戏捉毛锥吾绝全。龙眠居士唤不应,世上从交韦偃少。一生管城良有味,弹琴宁论老会至。时调白羽臂乌号,杨叶曾穿有能事。独怜老子跛跛归,故遣七弦声作雷。老子从来知贺若,为吾剩弹乌夜啼。

梁苑相从簿领中,清风相逐画船东。婆娑江海凌云鹤,饮啄笼樊失渚鸿。别後丹砂迷旧诀,愁来白发变衰翁。此间诗老仍勍敌,正忆高吟酒盏空。

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几人游。漆灯夜照真无数,蜡炬晨炊竟未休。顾我有怀同大梦,期君不至更沈忧。西园碧树今谁主,与近高窗卧听秋。

翁仲为余泣,江头负月明。一从少陵死,此路断人行。

合归兰署已多时,上得金梯亦未迟。两省郎官开道路,九州山泽属曹司。诸生拜别收书卷,旧客看来读制词。残著几丸仙药在,分张还遣病夫知。

古人未遇即衔杯,所贵愁肠得酒开。何事山公持玉节,等闲深入醉乡来。

忧前旧比求,推生背佛希。留然祐以休,知亨最述依。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山蔬有真味,肉食者不知。老我於空林,自爱园中葵。种莳举有法,采撷初无时。置之折脚铛,燎以枯松枝。芼之以姜桂,是乃性所宜。嗜此心成癖,自觉甘始饴。既足果吾腹,何用五鼎为。众欲不干虑,出处常委蛇。笑傲泉石间,万象皆吾诗。我已自忘我,人知我为谁。

土有失所偶,难甘蓬荜微。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贤哉彼嘉匹,逐逐牵其衣。愿同此{檀木换饣}粥,节义安得违。况今谓清世,不可复为非。

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醉舞__,欢声沸沸,生申时候。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

山东郡县一百八,无有一城无战场。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横秋霜。云台功高将不收,投笔亦有书生谋。黄金大印赐豪贵,白面岂得言封侯。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闻。二十四城见贼走,抗城乃是平原守。君不见前者寇盗时,县吏州官各亡命。北梁白马终日行,济上黄旗错相映

万蕊争开照槛光,诗家何物可相方。锦江风撼云霞碎,仙子衣飘黼黻香。裛露早英浓压架,背人狂蔓暗穿墙。彩笺蛮榼旬休日,欲召亲宾看一场。拂檐拖地对前墀,蝶影蜂声烂熳时。万倍馨香胜玉蕊,一生颜色笑西施。忘归醉客临高架,恃宠佳人索好枝。将并舞腰谁得及,惹衣伤手尽从伊。

山凿落兮眇嶔岑,云溶溶兮木棽棽。中何有兮人不睹,远欹差兮閟仙府。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无由。望不从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浑和。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绝兮凌踔。诣仙府兮从羽人,饵五灵兮保清真。

远树无烟时,前山未云起。散发临东窗,衣裳半身紫。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广泽去无边,夜程风信偏。疏星遥抵浪,远烧似迎船。响岳猿相次,翻空雁接连。北归家业就,深处更逾年。

斗粟可舂,尺布可缝。情深义重,山包海容。载笑载言,喜而欲舞。岂无他人,不如我父。

州在三峰最上头,上头高处更高楼。都将万岳千岩景,堆作双溪叠嶂秋。晚雨才收山尽出,暮天似水月如流。敬亭堪喜还堪恨,领得风光揽得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