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

百华衣上清余香,夜照犹烦蚌有光。
解道温柔胜武帝,不知壮发似元皇。

作品评述

《成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华衣上清余香,夜照犹烦蚌有光。
解道温柔胜武帝,不知壮发似元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寓言式的场景,通过对历史上不同君主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温和宽容的统治者的推崇。诗中提到了两位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即唐朝的武则天和汉朝的汉元帝。

赏析:
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富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温和领导者的敬佩。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百华衣上清余香":这句话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皇帝的繁华服饰,强调了其高贵和荣耀。"百华"表示华丽的服饰,"清余香"则暗示了皇帝的高洁之气。

2. "夜照犹烦蚌有光":这句话通过夜晚照耀的蚌壳上的微光,暗示了皇帝的光辉和辉煌。这里的"烦"可以理解为"照耀",表达了蚌壳的闪耀之美。

3. "解道温柔胜武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温和宽容的皇帝的赞美。"解道"指的是温和宽容的治理方式,与严厉武断的武帝相对。这里的"胜"表示超越、胜过。

4. "不知壮发似元皇":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于年轻而有为的皇帝的期待。"壮发"指的是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元皇"指的是汉元帝,他在位时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领导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皇帝的高贵和荣耀,通过对不同君主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温和宽容的统治者的推崇和对年轻有为的君主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夜晚的意象和历史典故,通过隐喻和比喻,展示了作者对于理想君主的思考和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灵境偶一寻,洞天碧云上。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龙非贵钓非穷。那知碌碌樊鳞者,尽在先生不钓中。

脯麟炮凤饮鲸吞,肯学寒儒啮菜根。琴古无阶登舜殿,诗穷作崇客羌村。可怜书画科俱废,谁谓文章技未尊。世上金台随处有,吾贫聊复赠君言。

横石圆峰岂偶然,上悬又瀑下澄渊。我来不为桥难过,待了区中未尽缘。

避地供汤饼,当筵接缟衣。仓皇奉神版,岩险逊征騑。遇事智尤敏,相夫家寖肥。考终无可憾,蝶梦绕芳菲。

果核无殊性,惟榴有北南。红榴满天下,不似玉榴甘。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攜稚子上江船。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寒时寒杀,热时热杀。诸方普请寒暄。双林寒时热杀,热时寒杀。且非别换条贯,大士从来头戴冠。

人胆小於壶,揣想无限极。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金华文物府,前哲余楷则。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日如此。但梦梦、昨非今是。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新来画得耆英似。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笑少伴、乌衣馀几。老子平生何曾默,暮年诗

垂老事耕凿,结邻还尔宜。相携鹿门隐,不作牛山悲。疏木掩村巷,孤云生水湄。隔林见烟火,莫负往来期。

一酌村醪一曲歌。回看尘世足风波。忧患大,是非多。纵得荣华有几何。

江西穷处县,松竹勿嫌深。簿领尘中坐,溪山好处吟。鸣弦人异调,把酒月同斟。倘有可书事,闲收入志林。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令尹鸣驺过石桥,想君寒梦正飘摇。追思转觉年来剧,乱似春风柳万条。

死生最怕堕危机,乱世全身正自稀。满地干戈殊不定,盖棺丘陇未为非。鹿门不共庞公隐,凤褐谁缝杜老衣。愁绝梧楸烟雨地,藁砧百岁拟同归。

怅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莫笑山家拙治生,正缘亦足得身轻。满炉葑火浑家暖,一碗松肪彻夜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