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苕溪道观壁

纷纷红雨入苍苔,密荫新成莺友来。
拟逐幽人梦蓬岛,一声裂竹故警回。

作品评述

《题苕溪道观壁》是宋代诗人郑子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纷纷红雨入苍苔,
密荫新成莺友来。
拟逐幽人梦蓬岛,
一声裂竹故警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道观墙壁上的景象。红雨纷飞,洒落在苍苔上,形成了美丽的景色。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新的知音莺鸟来到了这里。诗人抱着逐逸人的梦想,希望能像追随梦幻般地到达一个幽静的岛屿。然而,一声惊醒了他的幻想,仿佛破竹声回荡在耳边,让他回到了现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红雨洒在苍苔上的景象,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环境。苍苔的绿色和红雨的点缀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诗人用"密荫新成莺友来"来形容莺鸟在这样的环境中聚集,表达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向往。他希望能够追随幽静的逸人,像在梦中般到达一个神秘的蓬莱岛。这个岛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净土,是他向往的理想境界。然而,一声"裂竹故警回"打破了诗人的幻想,将他带回了现实。这句话让人联想到生活中一些突如其来的声音,可能是警钟声、警报声等,它们将人从幻想中惊醒,回到了现实世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以及现实与幻想的对比。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营造了一种安静、神秘的氛围,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诗词推荐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今来游上苑,春染柳条轻。濯濯方含色,依依若有情。分行临曲沼,先发媚重城。拂水枝偏弱,摇风丝已生。变黄随淑景,吐翠逐新晴。伫立徒延首,裴回欲寄诚。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绵绵远念近来多,喜鹊随函到绿萝。虽匪二贤曾入洛,忽惊六义减沈疴。童扳邻杏隳墙瓦,燕啄花泥落砌莎。好更因人寄消息,沃州归去已蹉跎。常忆团圆绣像前,东归经乱独生全。孤峰已住六七处,万事无成三十年。每想苑墙危逼路,更思钵塔晓凌烟。如今憔悴荆枝尽,一讽来书一怆然。

连佐陪京郡,愁衔出祖杯。新曹抛野蕝,旧第老公槐。府檄迎车远,戎牙宴豆开。遥知倾坐日,方欢阿{左卢右耳}才。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君王顾之笑,为驻七玉车。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益州桑柘雨,莘野稻梁秋。功业髯秋兔,行藏汗万牛。

旅雁何时更著行。

南国承欢日,东方候晓时。那能妒褒姒,只爱笑唐儿。宝叶随云髻,珠丝锻履綦。不知飞燕意,何事苦相疑。

昔见兰丛牙,今见连蔓瓜。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五色相钩蔕,秦人应自夸。行当七月荐,乞巧杂盘花。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数片荷衣不蔽身,青山白鸟岂知贫。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西溪泱泱来,伫立溪桥上。回风生微澜,夜雨发幽响。听兹无尽声,讵觉年华往。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夜半正明还不露,金刚脑后铁昆仑。

孤山养孤鹤,宜与梅为邻。处士若轻出,梅花应笑人。

心空观身,眼冷对尘。本来无物,幻起成春。动若行云而应,止犹虚谷而神。门门随事得三昧,机用纵横不倩人。

世多汉水昭王事,谁辨乌江亭长心。君知此处真堪托,天下无波可得深。

策杖凌晨出,携筐薄暮归。未知故山荔,何似首阳薇。

生不饵柏寺,死才跨松阶。浮云忽易灭,明月终难埋。宇宙卓有立,江山渺无涯。掩卷独搔首,西风知此怀。

天碑万古閟嶙峋,自我来追此日新。旭日小村鸠唤妇,寒霜疏木雁来宾。路长桥断谁家店,天远舟行何处人。万顷黄芦秋色里,是中著我坐垂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