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北风已作东风客,昨日何如今日暄。
造化有期寻万木,阳和无迹走千门。
土牛陌上摧花杖,玉燕钗头坠彩旛。
独我题诗添意绪,又看残腊委冰痕。

作品评述

《立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强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北风已作东风客,
北风已转换为温暖的东风,
昨日何如今日暄。
昨天和今天相比如何温暖。

造化有期寻万木,
大自然有着规律,寻找着万物的生长,
阳和无迹走千门。
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无处不在。

土牛陌上摧花杖,
牛车在道路上碾过花朵,
玉燕钗头坠彩旛。
玉燕的发簪上挂着彩色的旗帜。

独我题诗添意绪,
只有我独自题诗,增添了思绪,
又看残腊委冰痕。
同时看到了残余的腊月,还有冰的痕迹。

这首诗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北风已经转化为东风,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作者观察到大自然的变化,万物开始生长,阳光无处不在。诗中还出现了牛车碾过花朵和玉燕的彩旛,展示了春天的喜悦和活力。诗的最后,作者独自题诗,思绪万千,同时又注意到了残余的腊月和冰的痕迹,给人一种温暖与冷冽交织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散帙南窗更清绝,兴来直欲跨飞翰。

海上多幽迹,寻碑始得名。仙成丹灶冷,霞暖地花生。有鹤久不死,见人长欲鸣。坛西羽衣子,知我不虚行。

苍颉制字傅闰皇,鬼神夜器殊仓黄。语言声律未易下,嗟吾楚产学北方。又能经术馀吏事,笔墨岂足尽所长。邮亭一夕饮离觞,他年富贵勿相忘。天无烈风海波静,白雉九译贡越裳。盛时努力早出仕,成诵姬旦坐明堂。

槐影参差覆杏坛,儒门子弟尽高官。却教酒户重修庙,觅我惭惶也不难。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梦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西风淅淅露漙漙,释菜雍容礼可观。冠带三千严鹄立,风云九万欲鹏抟。锦江曾吐胸中凤,泮水新回笔下澜。拭目诸君快秋捷,胪传高压万人看。

珠帘乍见。云雨无踪空有怨。锦字新词。青鸟衔来恼暗期。桃溪得路。直到仙家留客处。今日东邻。远忆当年窥宋人。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停车日晚荐蘋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色见尽浮荣,希君了真性。

跛躄废人事,来投大士家。清谈半窗月,澹坐一杯茶。燕豆来霜果,鸲瓶浸腊花。葭浮才一日,芳思已无涯。

唐世碑犹在,高丽鼓半穿。

学诗玄妙似参禅,又似凡人去学仙。吟得悟时皮骨换,一天风露响灵蝉。

晚来风约半池明,重叠侵沙绿罽成。不用临池更相笑,最无根蒂是浮名。

方外得师晚,相逢出古心。交成真合水,意在始知琴。宦路尘泥久,禅扃岁月深。清风贻绝唱,一诵快烦襟。

昔过高阳时,尝登通德门。敢违乡党敬,尚想典刑存。乔木萦心曲,空花浥泪痕。定应归净土,何必赋招魂。

江势东倾剧建瓴,中流岩壑隐禅扃。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修竹捎云凌北固,桃花吹浪涨南溟。上人劝赋斯山境,乞与微吟勒翠屏。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采莲复采莲,盈盈水中路。鸳鸯触叶飞,卸下团团露。

欹枕舻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