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洞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
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
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
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作品评述

《玉女洞》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山洞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
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
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
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隐秘的洞穴,洞内有人吹奏着箫,守候在这个幽静的地方。洞内的石泉反射着清晨的光芒,山上的明月就像挂在帘钩上一样。随着季节的变迁,杉树和枫树在晚秋逐渐凋零,雾雨中的归途令人感到忧愁。洞里的人们的接待和送别都显得朴素而不起眼,谁会继续歌颂楚国的忠臣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洞穴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洞里吹奏箫子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暗示着洞穴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守候者在这里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寂静。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表达了洞穴中的景物与天地之间的奇妙联系,洞内的石泉反射着晨光,山月就像悬挂在帘钩上一样,展现出洞穴的美丽景色。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和人们的离别。随着岁月的流转,杉树和枫树的叶子渐渐凋零,给人一种岁暮之感。雾雨中的归途让人感到忧愁,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表达了洞穴里人们的送别和接待的朴素和不起眼,与楚国忠臣的豪迈形成对比。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渺小的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和伟大事迹的敬仰和思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洞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季节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于忠诚和伟大事迹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l1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昔我得之於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妙贵君勿嗔。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慷慨辦行李。书囊无度半法骈,栓点笥中惟有此。用时须留一匕余,丹墀大对要烦渠。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草堂四壁一瓢空,举世无人与我同。黄犊山南又山北,犁春犹有古人风。

面作天地玄,鼻有雁门紫。既无左达承,何劳罔谈彼。

谹通三府,高名动四聪。凤池仍旧渥,虎观册新功。昼日槐方翠,秋风枣已红。直须先抗议。莫待人云中。

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此身闲却有来由,白发中年已上头。莫道无官无可弃,从今放下一齐休。

生申维岳咏松高,孕秀储精岁月多。盛旦上元开甲子,前朝令节纪中和。铜符暂冲雄藩印,宝鸭行鸣禁路歌。天佑名臣锡难老,好将铜狄屡摩挲。

幸是安心无可病,不曾为米底须归。养成乳鹿充神驾,散拾残云补道衣。

无心轩冕难招我,到眼云山辄起予。不必凭栏更清赏,此身元在此山居。

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堂下清溪水,三逢苹芷生。

不惮驱驰半驿间,劝耕聊复到禅关。耳根暗泻潺潺水,眼界横陈叠叠山。已喜新来春事好,还嗟老去世涂艰。洪崖幸尔心相契,此后何妨数往还。

穷巷屏人迹,开门见青山。青山似故乡,客子何当还。蟪蛄日夜鸣,绿树亦已殷。白日驶西征,浮云不可攀。安得生羽翼,奋飞出玄间。

筠阳太守旧知闻,笔力清新思不群。泰道自当随纪历,蹇涂何用庆书云。杯中旨酒衰难尽,床上愁妻病未分。故向琳宫同寂寞,一炉时火伴清芬。

一轮心月耀昏衢,梦幻吞侵谁得知。幸遇知音重为举,息心回念理元辉。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

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麦秋槐夏清和。_变琅玕,绛榴细蹙香罗。绿云初展圆荷。见金鳞、戏跃清波。山丹舒艳,葵花映日,萱草成窠。浮云富贵,出处无心,好天风月,如意偏多。用晏元献公幕府王君玉事。功名事业,壮怀岂肯蹉跎。待拥雕戈。洗胡尘、须挽天河。醉挥毫,知音为我,发

尔何不归乎故宇,却向殊方书闵雨。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