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西夏事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
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
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
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

作品评述

《纪西夏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范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
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
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
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西夏在宋朝时代的事态。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位于今天中国的宁夏地区。诗中提到的"剧贼"指的是西夏政权。"中塞"指的是位于中部边塞地区,也就是西夏的势力范围。诗人描述了西夏政权驱使精锐的士兵,穿戴着坚固的甲胄,侵扰中原。

诗人在描写西夏的军事实力时,提到了他们昔日以自豪的突骑兵,现在却变成了攻城的士兵。这表明西夏政权逐渐改变了战略,不再只依靠骁勇善战的突骑兵,而是开始注重攻城战的训练和准备。

诗中还描述了西夏军队对宋朝的不断袭击。他们熟悉地形,经常设伏埋伏,不断骚扰宋朝军队。西夏军队驱使着疲惫不堪的士兵,对他们来说,作战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最后两句描述了西夏军队俘虏了一些宋朝的士兵,但他们被迫沉默,无法传达任何信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西夏政权的描绘,展现了宋朝时期与西夏的边境冲突和战争状态。诗中运用了短小精悍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战争情景。

诗人范雍通过对西夏军队的描述,表达了对西夏政权的警惕和对边塞战事的思考。他揭示了西夏政权的变化,从过去自豪的突骑兵转向攻城战的策略。此外,诗中也反映出西夏军队对宋朝的持续骚扰和侵略,以及他们对俘虏的控制和信息封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宋朝与西夏政权之间的边塞战事,凸显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两国之间的对峙。同时,诗中透露出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敌人战略变化的觉察,展示了范雍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词推荐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临春惨不舍,盖国空自香。

霸业今何在,行成计亦深。秋风吹海水,寒日下山阴。野燎余荒草,孤城带远林。吴仇终克复,不负卧薪心。

鬓发皤然八十春,若为百倍比庄椿。藉令十此如彭祖,亦是鸡窠九世人。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沈。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

隔云一雁衔秋去。苏堤上、听得游人相语。疏影暗香中,谁与花为主。满目有山无限意。跨白鹤、云霄飞舞。飞舞。正断桥流水,苍苔生处。应羡地暖江南,近小春时节,南枝先吐。人似此花清,人比花尤苦。移向樽前须识取。只许与、松篁为侣。为侣。待金鼎调羹,百花红紫。

于穆真皇,维烈有光。丕承二后,奄奠万方。威加武狄,道路穹苍。歆时社祀,降福无疆。

雷激霆奔夜复晨,天街流潦没车轮。清风皎日收无迹,妖{左虫右戾}顽蛟亦有神。洊至已惊占习坎,汨陈深巩败彝伦。苍生可念非吾力,漏屋颓垣不庇身。

侵寻逾七夕,次第到中秋。蒲涧广南节,熊车城外游。杯盘收复出,宾主劝还酬。痛为江山饮,离骚不读休。

英姿慷慨。独立风尘外。湖海平生豪气在。行矣云龙际会。充庭兰玉森森。一觞共祝脩龄。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曙色浮丹栱,春风暖禁街。策澜迷秀石,纤草荫新槐。

一女卦反对,不同而后同。始知天下事,苟合最为凶。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越州兄弟好,年与德俱高。未觉同宗吝,宁须盖代豪。雪炉称夜坐,花墅接春遨。何日成三老,茶瓯沦碧涛。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早晚更看吴苑月,小斋长忆落西窗。不知明夜谁家见,应照离人隔楚江。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宝香盈袖。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肩皱。笑多簪髻侧,语小丝簧奏。洞房晚,千金未直横波溜。缘短欢难又。人去春如旧。枝上月,谁携手。宿云迷远梦,泪枕中残酒。怎奈向,繁阴乱叶梅如豆。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兴尽未归增寂寞,却嗟初兴到江城。春愁不逐杨花散,秋恨还同桂影生。孤学敢期人晤语,危樯何事日峥嵘。弟兄游宦俱还舍,朝马骖驔禁漏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