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咏管宁(其二)》
拼音和注音
mù tà chuān dāng xī , xiāng suí wèi lǎo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随: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伴随;跟随。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木榻穿当膝,相随未老前。
潜龙成德日,辽海说经年。
裙薄冬添布,巾疏夏脱绵。
孤臣馀草莽,匪石一心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