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浔阳风景接洪都,传说胡君四世居。
诗句满朝皆育咏,君王旌孝表门闾。
数闻过客谈多惠,秘欲凭僧去借书。
若把公卿名刻石,共瞻驷马慕相如。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在义门上题胡氏华林书院

诗意: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叫做胡氏华林书院的地方,它是浔阳和洪都两个地方风景的接合点。据传说,胡氏家族有四位贤士曾在这里居住。这座书院成为朝廷和文学界的瞩目之地,君王还用文官和武将的名字来装点这座书院的门楼。诗人还提到,这座书院常有过往的旅客赞叹其地方的雅致,并希望能够在书院中借书。最后,诗人呼吁将公卿的名字刻在石头上去供人敬仰,并表达对相如的崇敬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胡氏华林书院为背景,以抒发了诗人对这座书院的景色、传统和文化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介绍书院的地理环境和背后的故事,将其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他还通过描绘书院吸引才子佳人和赞美过往旅客的情景,展示了书院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最后,他通过呼吁将公卿的名字刻在石头上,向相如这位历史上的文学名家致敬,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崇敬之情。整首诗情调平和,言简意赅,透露出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的思考和赞美。

诗词推荐

飞随风雨落随流,更有余红亦已休。杳杳天涯春物尽,可怜莺蝶不知愁。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衰病厌多事,清游谐夙心。夜深楼突兀,岁晚柏萧森。汲井洗灵药,焚香横素琴。身闲境自胜,城市亦山林。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续春光识紫藤。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

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殷红稠叠花,半绿鲜明地。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多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闇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红霓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蜀客才多染不供,卓文醉后开无力。孔雀衔来向日飞,翩翩压折黄金翼。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

我昔弦歌乳溪侧,嗟哉所割真鸡肋。期民疾苦得饱谙,离彼三年能记忆。丁男个个事播殖,红女家家动纺织。可怜卒岁无完褐,纵使丰年有菜色。夏税未毕秋税来,县家小缓州家逼。拆东补西恐不免,剜肉医疮宁有极。小儒安敢私其民,上官贻怒几遭劾。痛定还思当痛时,至今梦里犹心恻。

迟景霭悠悠,伤春南陌头。暄风一澹荡,遐思几殷优。龙去空仙沼,鸾飞掩妓楼。芳菲馀雨露,冠盖旧公侯。朱戟千门闭,黄鹂百啭愁。烟濛宫树晚,花咽石泉流。寒谷律潜应,中林兰自幽。商山将避汉,晋室正藩周。黍稷闻兴叹,琼瑶畏见投。君心即吾事,微向在沧洲。

卿爱落雁姿,侬爱飞龙骑。日暮别挥鞭,男儿何意气。

横岚髴抹高冈,村市人家酿秫香。溪上晓来争渡急,里盐沽酒趁虚忙。

栾郄门风大,裴王礼乐优。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夜直炉香细,晴编疏草稠。近闻潘散骑,三十二悲秋。

岸压邮亭,路欹华表,堤树旧色依依。红索新晴,翠阴寒食,天涯倦客重归。叹废绿平烟带苑,幽渚尘香荡晚,当时燕子,无言对立斜晖。追念吟风赏月,十载事,梦惹绿杨丝。画船为市,夭妆艳水,日落云沈,人换春移。谁更与、苔根洗石,菊井招魂,漫省连车载酒,立马临花,犹认蔫红

此别情何限。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肯容我、樽前疏散。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截不断,整仍乱。三年瞥忽如飞电。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又分付、水流冰泮。满腹余疑今谁问,上牛头、

清风西无边,旷然此君宅。可不间主人,不可容俗客。

本来无闷可消除,生死穷通一任渠。若到于今更排遣,读书何处是工夫。

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衢婺徽严水固豪,其如所至与山遭。当难进处虽回避,到不平时辄怒号。出峡冲开崖脚阔,迎潮激起浪头高。乘风终作归墟去,略涌三山驾六鳌。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春水满池新雨霁,香风入户落花馀。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翠幄迎霜半染红,高林风过杂笙钟。澄光万顷天无滓,留与义和驾六龙。

吃饭著衣,事事成现。俯仰折旋,一见便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