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俞秀老二首

君诗何以解人愁,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每思陶谢与同游。

作品评述

《示俞秀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诗何以解人愁,
初日红蕖碧水流。
未怕元刘妨独步,
每思陶谢与同游。

诗意:
这首诗的开篇提出了一个问题:“君诗何以解人愁”,即作者问候对方的诗如何能够解除人们的忧愁。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初升的太阳照耀下,红莲开放在碧绿的水面上。诗人说,这样的景象本应让人感到愉悦,但却不能解除他的愁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时常想起陶渊明和谢灵运,希望能与他们一同游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的愁绪,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思考和情感寄托。诗的前两句以写景的方式开篇,描绘了初升的太阳和红莲在碧水中的美丽景色,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然而,诗人在第三句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他认为即使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也无法解除内心的愁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思念,他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位伟大诗人,代表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通过与陶谢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真正的自由和快乐的向往。

这首诗词既有写景的特点,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陶谢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痛苦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抒发,又有哲理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别后西风起,新蝉坐卧闻。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想思重回首,梧叶下纷纷。

割镫难留乘马东。花枝争看袅长红。衮衣空使斯民恋,绿竹谁歌入相同。回武事,致年丰。几多遗爱在湘中。须知楚水枫林下,不似初闻长乐钟。

五蕴已空诸漏尽,冢间行道十年馀。吟成南国碧云句,读徧西方贝叶书。清论弥天居士伏,高情出世俗流疏。问师心法都无语,笑指孤云在太虚。

人间望晴雨,长若物所隔。亏成间十五,嘉谷信多厄。假手方寸丹,诚与炉烟升。风伯龃龉之,不容彻九清。玄云起西北,似副祈萗意。惊飚鏖晚空,汛洒第末势。寄声主雨神,云车盍小留。咄嗟泽枯槁,为人消殷忧。辅帝凝太和,系子一引手。如昔五三代,济时须圣偶。诗坛我贱工,康庄

皇帝初开第一筵,天颜问劳思绵绵。大元皇后同茶饭,宴罢归来月满天。

探支重九日,试手菊花斟。论置人繁寡,觞行自浅深。风能度林杪,月亦吐山阴。四听虫仍起,中还蓍我吟。

结屋明经好,经明身欲修。平生仓廪实,不为稻粱谋。宦路门方盛,容台志已酬。莫言馀八袠,犹欠少迟留。

冉冉年光尽,凄凄客思惊。疎狂轻万事,行役负平生。海月移松影,山风壮瀑声。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

陵阳乱山中,阴雺日夕发。晴光尚希见,况复求夜月。二年逢中秋,曾不识皎洁。烟云尔何事,常此作蓬勃。才令薄中明,已遣浓处没。群邪利幽暗,左右觉窸窣。清光若蒙蔽,谁为我磨指。庭下倚高株,露华沾鬓发。

当时众里闻新曲。拚一醉、移舟换烛。清波快送仙帆幅。十里披烟泛玉。谁知度、春寒夜独。常记恨、花阑漏促。西风渡口莲堪束。一枕新凉会足。

宋祖高台山上头,三閒破屋蔽层丘。离离荒草迷行殿,漠漠寒沙拥故洲。塔影远招孤客恨,江声长替古人愁。题诗自旧知多少,清绝难磨许郢州。

萧然两高人,冠佩何楚楚。齐鲁有大臣,可敬不可侮。东风吹百花,馀子不足数。同为岁晚游,各不相媚妩。君看冰雪姿,定肯学儿女。三肃庵中人,此客难为主。

绿杨红杏满城春,一骑悠悠万井尘。岐路未关今日事,风光欲醉长年人。闲过绮陌寻高寺,强对朱门谒近臣。多病晚来还有策,雒阳山色旧相亲。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锦官东郭大兰若,眼明见子长廊下。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碧山红尘不同调,底事胸怀两倾写。幽寻胜践我亦喜,梦魂已落潇湘野。扁舟蹑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闲似社。

我公才不世,晚岁道尤高。与物都无著,看书未觉劳。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杜叟诗篇在,唐人气力豪。近时无沈、宋,前辈蔑刘、曹。天骥精神稳,层台结构牢。龙腾非有迹,鲸转自生涛。浩荡来何极,雍容去若遨。坛高真命将,毳乱始知髦。白也空无敌,微之

不识田何易,空然愧项生。学文经子厚,评品得锺嵘。内省无他技,谁欺有隽声。后来资汲引,因见古人情。

北客南征岁欲阴,经行始满爱山心。霜溪见石如清洛,烟树参云似故林。昨日喜传黄屋信,余生怕听白头吟。公归问讯庵中老,只履西来意浅深。

相逢乍似生朋友,坐久方惊隔阔馀。遍问诸郎皆冠带,自言别业可樵渔。住邻秦系曾居里,老读文公所著书。十七年间如电瞥,君须我鬓两萧疏。

平生白云意,疲苶愧为雄。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