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郑州挽词(克臣)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
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
(予为开封幕,与子难同厅。

作品评述

《王郑州挽词(克臣)》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羡君华发起琳宫,
我羡慕你华丽的仪容在宫殿中展现,
右辅初还鼓角雄。
你曾经是皇帝的亲信重臣,曾经奏响雄壮的鼓角。

千里农桑歌子产,
千里之内农田丰收,农民歌唱着子孙满堂,
一时冠盖慕萧嵩。
你的声名在一时之间超越了萧嵩,成为了众人追逐的对象。

那知聚散舂粮外,
谁能知道在聚散之间,你为了国家的粮食努力工作,
便有悲欢过隙中。
便有了悲伤和欢乐在短暂的时光中交替。

京兆同僚几人在,
在京兆府的同僚中,有几个人还留在这里,
犹思对案笔生风。
他们依然怀念着你在案头写字时的才气风华。(我是开封幕府的官员,和你无法共处一室。)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王郑州的思念和赞美之情。他羡慕王郑州的仪表和权势,在描绘王郑州的辉煌时,苏轼以华丽的词藻将其形容为宫殿中的华发。王郑州曾是皇帝的重要辅臣,曾奏响雄壮的鼓角,展现其雄才大略。

苏轼接着描述了王郑州作为官员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情景。王郑州为国家的农桑事业付出了千里之外的努力,带来了丰收,农民们欢歌笑语,子孙满堂。然而,这一切的付出和努力在聚散之间往往被人忽略,而只有王郑州自己明白其中的辛酸和喜悦。

最后,苏轼提到京兆府的同僚们,虽然有几个人还留在那里,但他们依然怀念着王郑州的才华和风采。然而,因为一些原因,苏轼无法与王郑州共同工作,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王郑州的描绘和赞美,展示了苏轼对他的敬重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官场中的聚散离合和官员们的得失荣辱。整体上,这首诗词既表达了苏轼对王郑州的钦佩,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深思和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二月江南花气昏,锦囊诗话喜重温。百篇换去东湖骨,一醉招来北海魂。投老黄尘真左计,半生青眼向谁论。学宫乞俸能多少,骥子怜渠蚤候门。

海上风与雨,未眹先气升。泽卤杂山云,蓊郁相薰蒸。交语面已障,安辨丘与陵。衣濡带革缓,臭腥殊可憎。自非昌其阳,疾疠得以乘。君子却阴邪,何必医师能。

玄云障落日,早得数刻凉。寒泉洒门前,浴罢倚胡床。蝉声晚愈壮,藕花凋更香。啸咏忽已久,野色来苍苍。新月淡无辉,大星森有芒。水鸟亦归宿,飞鸣掠横塘。人生各有时,何至终身忙!抚髀三太息,坠露湿衣裳。

逝者何由见,中人未达情。马无生角望,猿有断肠鸣。去伴投遐徼,来随梦险程。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病是他乡染,魂应远处惊。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母约看宁辨,余慵疗不精。欲寻方次第,俄值疾充盈。灯火徒相守,香花只浪擎。莲初开月梵,蕣已落朝荣。魄散云将尽,形全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

缥缈云藏羽客庐,不妨寻胜小踟蹰。鸱夷载酒莺花处,古锦囊诗簿领馀。百和风轻吹欲醉,万山岚凝对凭虚,谭间定笑衰慵客,竹屋高舂尚枕书。

闻看西涧月,秋阁与僧开。正是相思夜,钟声君处来。

阴谷不寓暑,风松朝露零。乳溪逗绿筱,琴筑声泠泠。老石渍金碧,窅然沈列星。酌此石上泉,饵彼松下苓。倏欻振飞步,岂徒制颓龄。何须历五岳,即蹈神人庭。顾余方有役,俗驾不敢停。寄音采真子,来卜白云扃。

万峰落叶木槎牙,春色初回垄上茶。浅蕊黄金韵栀子,嫩容白玉沁梨花。西风凝露才成颗,北苑喊雷应未芽。苦口味言终有益,莫将容悦比浮葩。

万仞银山铁壁,三军貔虎熊罴。不怕蛟龙作横,输他解事吴儿。

家贫便食淡,年老觉身癯。细字凭儿看,清樽待客沽。惜春嫌谢豹,顾兔忆韩卢。怅望青山曲,点头愧野夫。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专城一鼓妖氛静,拥旆十年天泽深。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云蒸黄野润,月莹皓庭清。夜静悄人迹,溪流皆雪声。帐吹灯彩暗,炉扑光花明。遥想鸡人误,鸣歌报六更。

踏梅聊尔过江西,月里渔竿冷插溪。料想故园春事好,乱花深处听莺啼。

杖履飘然不整巾。缘何问得梵王城。淡烟翠湿千螺皱,微日烟消一纸轻。隔山乌语如人语,触处风声若水声。见说一犁今已足,笑歌蓬首饷天耕。

春风骀荡吹人衣,残丝罥花曳空飞。间愁十丈断不得,雄蜂雌蝶相因依。高楼夹路凌云起,琐窗鸾柱弹流水。鸾声啼老杨柳烟,香梦蒙蒙隔千里。

竹笥并練帔,何妨托妾身。若逢夫婿问,向道乃翁贫。

王朝簪笏拥天扉,肯以经纶假布衣。老信苍生终有命,穷忧当世益思归。一身谁作千年雍,两眼空看万事非。闻说韦编日开阅,可应三复叹知几。

哀公真自不寻常,虽是年饥亦较量。二犹不足如何彻,紬绎斯言味更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