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的《雨行至通远驿》
拼音和注音
jiāo lóng xǐ kū xué , píng dì shēng jiǎo yu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平地:表面平坦的土地。
窟穴:土室。泛指住所。做窠;盘据。指地域,方位。特指隐士的住所。动物栖身的洞穴。指坏人、匪类盘踞的地方。地道。
易顺鼎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原诗
蛟龙徙窟穴,平地生湫渊。
奔湍挟劲驽,倒射千山穿。
玄云正朋兴,飞雨宙合悬。
下踏不测溪,上戴有漏天。
行与雷电斗,万足莫敢前。
沾涂蔽四体,耳目玩已偏。
愧闻叱犊声,力尽垄上田。
一饱庶可冀,前村有炊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