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芙蓉冠子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
虽经小儿手,不称老夫头。
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
明年有闺阁,此样必难求。

作品评述

《答寄芙蓉冠子》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
虽经小儿手,不称老夫头。
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
明年有闺阁,此样必难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回答寄来的芙蓉冠子的诗意。诗人以芙蓉叶为比喻,表达了他对年轻时的美丽和风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祝福和鼓励。诗人认为,虽然他已经年老,但他的心智和才华仍然不减当年,他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岁月,努力追求梦想。诗人还展示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明年能有一个美好的姻缘,但他深知这样的机缘并不容易得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年轻时光和美好未来的思考和祝愿。诗人通过芙蓉叶的形象,将自己与年轻人进行了对比,表达了自己不甘心老去的心情。他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让年华白白流逝。诗人的言辞间透露出对年轻人的关爱和鼓励,他认为年轻人的头脑和才华不应该受到年龄的限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明年美好姻缘的期待,但他也明白这样的机遇并不容易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和美好未来的思考和期许,同时也传递了对年轻人的鼓励和祝福。它以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具有普遍性的主题,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启示。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劳思当此夕,苗稼在西原。

一封寄去当人日,只是元宵近到家。何事春分犹未报,夜窗几度卜灯花。

万计各无成,寸心日悠漫。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商歌向秋月,哀韵兼浩叹。寤寐怨佳期,美人隔霄汉。寒云度穷水,别业绕垂幔。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

本梡稀难识,沙门种则生。叶殊经写字,子为佛称名。滤水浇新长,燃灯暖更荣。亭亭无别意,只是劝修行。

春至又春暮,闲心成古心。花光随雨薄,草色共烟深。粉蝶稀狂影,黄鹂送好音。馀芳留不得,还共夕阳沉。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语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应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楼高临迥渚,天阔上丹梯。云尽树不去,水平天更低。江湖分去住,吴楚亘东西。遐瞩宽幽抱,愁多望转迷。

舞罢苏台惹恨长,隋家宫怨入吴阊。生憎后夜梢头月,勾引春魂落女墙。

郁郁复苍苍,秋风韵更长。空心应有□,老叶不知霜。子落生深涧,阴清背夕阳。如逢东岱雨,犹得覆秦王。

风入枯藜衣袂凉。江枫园柳半青黄。洗车飞雨带天香。世事一场真大梦,宦情都薄似秋光。竹洲有酒可徜徉。

尺书不寄海天遥,两见春风换柳条。台阁竞瞻官济济,山林谁问□萧萧?月明故国人情别,花落江城客思饶。记得旧时携手处,酒酣曾过饮虹桥。

会心林木已居懽,登览还知天地宽。莫讶钓台有真赝,一潭秋月照人寒。

苞枿ba矣,惟恨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

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犹有邻僧能送米,未妨窃比玉川公。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莫问星星鬓染霜。一杯同看月昏黄。放歌渔父濯沧浪。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苏仙何在立苍茫。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二梁大学同袍旧,晚识郎君亦隽才。柳永词堪腔里唱,刘叉诗自胆中来。老夫一榻何曾下,吾子扁舟作麽回。见说桐城方调卒,未应能筑礼贤台。

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

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笳寒芦叶脆。弓冻纻弦鸣。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