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林逋的《赠张绘秘教九题(其三)诗匠》
拼音和注音
láo xíng wàng dǐ zhì , qiǎo sī chū fán l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樊笼:(名)鸟笼,比喻受限制、不自由的境地:挣脱枷锁,逃出~。
劳形:谓使身体劳累、疲倦。
巧思:精巧的构思。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原诗
诗流有匠手,万象片心通。
山落分题月,花摇刻句风。
劳形忘底滞,巧思出樊笼。
唐律如删正,斯人合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