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次韵

薰炉好妙非吾欲,古铜惟怜鼎三足。
手中一瓣非碌碌,传语此君惊世俗。
快烧笃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气味长。
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

作品评述

《竹炉次韵》是宋代吴则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炉好神奇,不是我所求之物,
古铜鼎器令人怜爱,三足独特。
手中的一片香料非同凡响,
将之传达给这位令世俗惊讶的朋友。
快点点燃火炭,放置在床上,
整夜枕上闻到浓郁的香气。
仿佛马曹还未领悟其中奥妙,
不叫这位朋友闻到这美妙的香气。

诗意和赏析:
《竹炉次韵》描述了作者对于一种炉具的赞美和对于香气的表达。诗中的竹炉被描绘为一种神奇的物品,作者并不寻求它,却发现它的独特之处。与普通的炉具不同,古铜鼎器有三足,给人一种古朴而珍贵的感觉。作者手中的香料也非同寻常,持之以传达给一位令世俗惊讶的朋友。诗人快速点燃火炭,将炉具放置在床上,整夜枕上闻到浓郁的香气,享受其中的美妙。最后,诗人提到了马曹,表示这位朋友还未领悟其中的奥妙,作者也没有告诉他这美妙的香气。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炉和香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细微而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竹炉和古铜鼎器代表了传统的美学价值,而手中的香料则象征着诗人对于独特和珍贵的追求。通过点燃竹炉,诗人创造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枕上的香气给他带来愉悦和鼓舞。诗词最后提到的马曹可能是指一位朋友,他还未领悟其中的奥妙,作者也没有跟他分享这美妙的香气,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对于这种美好的珍藏和独特体验的珍惜,以及对于个人体验的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于细节和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赞美,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中琐碎之物的独特感悟和热爱。这首诗词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诗词推荐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君父如天地,虽逃安所之。可怜共世子,死不恨骊姬。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三千七十固多哉,好学如何独有回。若论不迁并不贰,更无人向此中来。

二庭追虏骑,六月动周师。庙略天人授,军麾相国持。复言征二妙,才命重当时。画省连征橐,横门共别词。云迎出塞马,风卷度河旗。计日方夷寇,旋闻杕杜诗。

德风千祀蔼芳馨,生享修龄殁更荣。早岁衣冠贤德耀,莫年门户寄升卿。迹陈莫嗣登堂拜,匏系空驰执绋情。里巷万人缌布会,一应如我泪河倾。

堂前对花柳,堂后瞰沼沚。贤者堂中人,虚心湛如水。烦暑当风窗,中宵隐月风。作诗纪胜概,诗与水清泚。

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反语为村里老也)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贻天目中峰客,以上见《纪事》)

因君话故国,此夕倍依依。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却是风尘里,如何便息机。

少年挟英气,闻鸡慕刘祖。老来卧蜗牛,风雨懒出户。酒空薪炭尽,景况讵堪睹。自叹形袖短,岂曰不善舞。

昔别如飞蓬,飘荡随所适。那知十六载,卮酒对今夕。渺然思旧游,间不容一息。百年讵几何,会事难屡得。复古素恺悌,志行重金锡。皎如百鍊精,不为燥湿易。景游气高逸,洁荡谁与敌。下笔惊雷霆,龙蛇走屋壁。居然器业美,但有富贵逼。佗时绾金印,羁束愈愁寂。须穷今日欢,决意

忽送林光禽有语。飞入遥空,失素归洲鹭。照处无私清望富。馀辉不惜人人与。玉绳欲到中天路。且待飞觞,缓缓移琼步。花下影圆良夜午。东南楼上还相顾。

血洒霜罗,泪薄艳锦,伊方教我成行。渐望断、斜桥暮柳,曲水归云。月暗风高露冷,独自才抵孤城。江南远,今夜就中,愁损行人。愁人。旧香遗粉,空淡淡馀暖,隐隐残痕。到这里、思量是我,忒?无情。水更无情侣我,催画航、一日三程。休烦恼,相见定约新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罗浮夜半日,南极海中星。观心无别法,问梦有前人。夜或长于夜,身还外此身。万种由心造,千灵并我生。病中闻蚁斗,司处喜驴鸣。天因断鳌立,人共倮虫生。积气元无物,含灵总有情。坏衲归杜窖,还舟上玉天。莫疑佛富贵,不信鬼神仙。功名只可笑,时命

七佛相承寿脉深,只图入水见长人。截流机有青波路,天下滔滔谁问津。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家世传经术,胶庠蔼隽声。上方思旧学,公乃擅专城。滁上功尤著,潮阳政愈明。哀哉锷流水,犹解不平鸣。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