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
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繙故牍。
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

作品评述

《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是宋代陈杰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对读书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追求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人读书松竹林,
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
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
隔舍丁丁斧斤蹙。
归来窗下一灯青,
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艺木印岁寒,
不似闭门繙故牍。
客来若问子孙枝,
窗间正有声吾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读书为主题,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读书环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意味着过去读书之地有竹子,而现在的书林却没有了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因此这里可以理解为过去读书的环境更加纯粹和高尚。

接着,诗中提到“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表达了松树作为竹子的替代品同样可以借来辅助阅读。这里的“借邻烛”指的是从邻近的松树那里借光照明,意味着松树虽然不同于竹子,但同样可以提供阅读的条件和灵感。

随后,诗中提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这表明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读书环境也随之改变,甚至受到了丁丁斧斤的干扰和破坏,呈现出一种凄凉和不安。

最后两句“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窗下孤灯的景象,夜半时分,林中空荡荡的,传出山鬼的哭声。这里通过景象的对比,暗示了读书的艰辛和寂寞,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松林为意象,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读书环境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于读书和知识的思考和感慨。正如诗中所言:“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繙故牍”,与其坐在家中翻阅古籍,不如积极与时代接轨,探索新的知识和观念。

最后两句“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成果的自豪和自信,表示如果有人来询问他的学问,他会在窗户间传出自己的声音,以回应和展示自己的学识。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热爱和思诗词《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过去的人们读书时在松竹林中,
而现今的书林却没有竹子。
没有竹子,松树也可以,
松树也可以借邻近的烛光辅助阅读。
十年过去,人事变迁如潮水般涌动,
隔壁的家中却传来斧斤的敲击声。
回家后窗下只有一盏青灯亮着,
深夜时分,林中空荡荡,山鬼在哭泣。
我才明白艺术木材印刻岁月的寒冷,
与闭门翻阅旧书不同。
如果有客人来询问我的学问和成就,
在窗间正传出我自己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今的读书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的思考和感慨。过去的人们在松竹丛林中读书,而现今的书林却没有竹子,这暗示着过去读书环境的高尚和纯洁。然而,作者认为没有竹子,松树也可以替代,借邻近的烛光辅助阅读。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知识的坚持,即使环境变化,也要寻找新的途径。

诗中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十年过去,人事如潮水般涌动,而隔壁的家中却传来斧斤的敲击声。这种对比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读书环境的变化,暗示着读书的困难和挑战。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回家后的景象,窗下只有一盏青灯亮着,深夜时分,林中空荡荡,传来山鬼的哭泣声。这描绘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成果的自豪和自信,如果有人来询问他的学问和成就,他会在窗间传出自己的声音,以回应和展示自己的学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于读书的热爱和思考。诗中表达了在不同的环境中,读书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追求知识的决心和勇气。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读书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楚客西上书,十年不得意。平生相知者,晚节心各异。长揖五侯门,拂衣谢中贵。丈夫多别离,各有四方事。拔剑因高歌,萧萧北风至。故人有斗酒,是夜共君醉。努力强加餐,当年莫相弃。

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荧。降为嵇阮徒,动与尊罍并。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何当八月槎,载我游青冥。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见说南行偏不易,中途莫忘寄书频。凌空瘴气堕飞鸟,解语山魈恼病人。闽县绿娥能引客,泉州乌药好防身。异花奇竹分明看,待汝归来画取真。

银瓶浇茗漱春酲,倚遍雕阑睡未成。灯火谁家庭院里,樱桃花下尚吹笙。

识尽公卿更食贫,苍髯瘦骨走京尘。高谈亦与时多忤,屡中方知术有神。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疑公别得壶中趣,回首人间二十春。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得意在当年,登坛秉国权。汉推周勃重,晋让赵宣贤。儒德尼丘降,兵钤太白传。援毫飞凤藻,发匣吼龙泉。历火金难耗,零霜桂益坚。从来称玉洁,此更让朱妍。鸳鹭臻门下,貔貅拥帐前。去知清朔漠,行不费陶甄。献画符中旨,推诚契上玄。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昔时藜苋田陇头,近时虀盐学舍里。腹不成瘿肠有雷,何郎万钱其敢企。当年守株披褐衣,亦尝临渊羡赬尾。余力种黍延霜螯,计拙谋粗何足纪。罢官三月突无烟,两亲白头欠甘旨。此身分为饥所驱,旋秣羸骖诉知己。蓬莱高人爱诗客,邀坐绿斋尝玉蚁。敢嫌雨禄消息迟,数品珍羞供一喜。

老慵祗合在鸡群,变化那能慕海鹍。壮岁亲朋多死别,穷途造化与生存。欲寻衣食愁无路,却被妻孥怨少恩。健笔期君今落第,相赒未得剩空论。

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馀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故斸云根带藓移。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

蚱蜢髀多节,蜜蜂脾有香。藓痕分螺砢,兰颖聚琳琅。药谱知曾有,诗题得未尝。瓦盆风弄晚,彼拂一襟凉。

分知白首天寒,千林摇落寻真隐。天工付与,冰肌雪骨,暗香寒凝。自许贞心,肯教色界,软红尘近。怅绿衣舞断,参横梦觉,依稀旧家犹认。不为角声吹落,向花前、为伊悲恨。玉堂茅舍,风流随处,年年孤另。不是人间,肝肠铁石,相逢休问。算知心、只许东风,漏泄一分春信。

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

当年抗疏动宸旒,骑省乌台许遍游。稳稳枢庭方缓步,駸駸揆路却回头。空馀荣锦开三径,犹有甘棠蔽两州。浮世功名俱一梦,不须夜壑怪移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