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作品评述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注释

⑴此词也见于北宋张耒词集中。
⑵菡萏(hàndàn 翰淡):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朱熹注:“菡萏,荷华也。”陂(bēi杯):水池。《说文解字》“陂”字下段玉裁注曰:“陂得训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故曰‘叔度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这里“十顷陂”即言“十顷池”。
⑶举棹:此处“举棹”与下面的“举棹”、“年少”,均无实际意思,是采莲歌中的“和声”,如今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之类。刘永济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中指出:“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莲十顷陂’一句,余人齐唱‘举棹’和之。”
⑷鸭儿:船家所喂养的小鸭。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评析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女子的活泼嬉戏情态。

  首写荷花满塘,香闻十里的背景以及采莲女子贪玩而忘了采莲的情景。后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也是“贪戏”的进一步形象写照,欢笑之声可闻,活泼之状可见。汤显祖评道:“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睹面见之。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此组歌词,若去掉和声,则无异七言绝句,呈示的是一位少女采莲的情景,这是其第一境界。包括和声在内则不同,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这是其第二境界。此词和声既传,则应欣赏其作为有和声之歌词而不是无和声之绝句的全幅境界。   两词的主角为同一位少女,两词回环映照,实不可分。先看前一首。“菡萏香连十顷破(举棹)。”菡萏即荷花。采莲是采莲蓬,但此时不妨还有迟开的荷花,如此则意境更美,荷花与红裙少女相映成趣。陂是池沼,即荷塘。香连二字,以荷花的清香把回塘十顷连了起来,并把采莲女曲曲引入荷塘深处,这样写法,有空灵之妙。句尾和声“举棹”,与现境相关,分明唱出众少女打桨荡舟的情景。诵之则仿佛一女歌声方余音袅袅,众少女已齐声相和。“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小姑是歌中人,其实不妨就是唱歌的少女,如此则有戏剧性,意味更妙。小姑平时藏深闺,今日入荷塘,林立的荷叶似乎隔开了人世的拘束,清清的水波更荡开了她的心扉。小姑不禁贪玩戏水,流连忘返。“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掉)”。“晚来”承上句“采莲迟”,“弄水”点上句“贪戏”。小姑弄水,大概是赤着双脚打水吧,到了兴头上,采莲船也给浇得水湿淋淋。可是她的娇憨之态还不止于此呢。“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小姑的无拘无束,憨态可掬,活脱脱就在眼前。句尾和声一起,伴随着众少女的一片笑声,那不消悦了。

作者介绍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皇甫松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采莲子二首》、《怨回纥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采莲子二首》的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第一首诗中写一采莲少女因“贪戏采莲迟”,傍晚了还在船头弄水,而且还“更脱红裙裹鸭儿”(脱下红裙子将小鸭子裹起来),将女孩儿的活泼顽皮和怜物爱人之情状描摹得历历如画,极其生动逼真。第二首写少女贪看“湖光滟滟”入了迷,索性让船随风飘荡,还时而兴起“无端隔水抛莲子”,但发现有人偷看后羞涩惶恐了老半天(“遥被人知半日羞”),那姿态真是让人又怜又爱。《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 

皇甫松的生平

  唐代词人。名一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中唐古文作家皇甫湜之子。《花间集》称他“皇甫先辈”。唐人称进士为“先辈”,大约他中过进士而未任官。

  皇甫松词如〔浪淘沙〕、〔杨柳枝〕、〔怨回纥〕等,形式同五、七言诗;〔采莲子〕则用七绝,而句下分别以“举棹”、“年少”和声。其〔采莲子〕、〔摘得新〕等词,为时人所称许。〔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其一);“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其二)。笔致清灵,情境优美。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笔墨。”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诗词推荐

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趯翻大海水,拳倒须弥庐。生擒虎兕,活捉弄狞龙,犹未是衲僧本分事。

莲子

长安红尘十丈高,东方未白人嚣嚣。北风着面暗如漆,错落腰间双佩刀。我时卧病日裹首,忽报荆南来太守。开门大笑话今昔,君也腰金我黄绶。炉宝迷迭生小烟,鸱夷鼓腹流细泉。兼隐庭前旧花竹,依稀置我春窗边。太守太守尔真贤,别来三载心犹然。乃知贫贱见交态,古人岂必今人前。

莲子

腊残寒峭,渐近新正际。喜溢门阑蔼佳气。遇昌辰,符吉梦,岳渎呈祥瑞。知是天诞人间奇瑞。文章推晁董,学擅卿云,高揭声猷缙绅里。上瀛洲册府,师表宗藩,华要地,俱是宸衷注意。又何止看看便持荷。更寿为崆峒,广成同岁。

莲子

自看和酿一依方,缘看松花色较黄。不分君家新酒熟,好诗收得被回将。

莲子

宴罢琼林,醉游花市,此时方显男儿志。

莲子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非惟自己爱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莲子

飞阁极层台,终南此路回。山形朝阙去,河势抱关来。雁过秋风急,蝉鸣宿雾开。平生无限意,驱马任尘埃。

莲子

欲退无因贵逼来,少仪官美右丞才。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金诺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西峰有客思相贺,门隔潇湘雪未开。

莲子

东望春明门,驾言聊出游。南行小径尽,绿竹临清流。君出罢六安,居此澹忘忧。园林与城市,闾里随人幽。披颜辟衡闱,置酒登崇丘。山河临咫尺,宇宙穷寸眸。是时春载阳,佳气满皇州。宫殿碧云里,鸳鸯初命俦。良辰方在兹,志士安得休。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莲子

沉沉秋夜静,轻策步中庭。止酒天真澹,烹茶世梦醒。风枝绕惊鹊,露草度流萤。物化犹如此,浮生可得停。

莲子

翠羽金钱梦已阑,空余残蕊抱枝乾。纷纷轻薄随流水,黄与姚花一样看。

莲子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莲子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不谄亦不欺,不奢复不溺。面无吝色容,心无

莲子

宁开白眼视公卿,不要公卿眼借青。争利争名醒处看,读诗读礼醉时听。

莲子

日入酉,万户千家无别有。相呼相唤去还来,谁识一身非妍丑。也无头,也无手,劫火洞然渠不朽。猪羊牛马化为真,毫发不留无可守。

莲子

石坛雨洗月华新,白帢青藤曳履行。老桧不知仙驭远,屋头犹带玉箫声。

莲子

细桨轻船卖石归,酒痕狼藉遍苔衣。攻车战舰繁如织,不肯回头问是非。

莲子

五年依止白莲社,百度追寻丈室游。睡待磨茶长展转,病蒙煎药久迟留。赞公夜宿诗仍作,巽老堂成记许求。回首万缘俱一梦,故应此物未沉浮。

莲子

春意满庭除,红尘半点无。山川同变化,天地一模糊。石友耸冰骨,松公掀寿须。相望王子宅,不见夜篷孤。

莲子

花落波间生缬纹,香飘风外似炉薰。六郎颜色应惭汝,八子风流定似君。

莲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