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偓的《格卑》
拼音和注音
nán cháo jùn jié tuī hóng jǐng , dōng jìn qīng kuáng shù jì y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东晋:朝代名。(西元317~420)晋自元帝东迁至恭帝元熙二年止,称为「东晋」。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原诗
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