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盐

州家飞符来比栉,海中收盐今复密。
穷囚破屋正嗟郗,吏兵操舟去复出。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作品评述

诗词《收盐》的中文译文如下:

州家飞符来比栉,
海中收盐今复密。
穷囚破屋正嗟郗,
吏兵操舟去复出。
海中诸岛古不毛,
岛夷为生今独劳。
不煎海水饿死耳,
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贼盗往往有,
劫杀贾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
君子忍与争秋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收盐》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收盐的过程,抒发了对困苦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州家收集符节的情景,符节是用来指挥和组织收盐工作的标志物。接着,诗人表达了海中收盐的频繁和增加,暗示了收盐工作的重要性和辛苦。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穷囚破屋的景象,表达了普通人民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嗟郗一词意味着叹息和悲叹。吏兵操舟去复出,揭示了官兵们为了收盐而出海工作的辛苦和危险。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海中的诸岛荒凉贫瘠,岛夷为生而今却独自劳碌。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边远地区人民生活贫困和辛苦的揭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说不愿意把海水煮来解渴,宁愿饿死,以此来表达对于劳动的尊重和对于劳动者尊严的关注。诗人质问谁愿意守着一无所有而不逃避困境。

诗的结尾,诗人告诫人们,自从尔来以来,贼盗频繁,劫杀商旅,使得船只沉没。诗人强调一个国家的命运和荣辱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君子应当忍耐和容忍,不与人争斗,即使是微小的争端也不应当轻视。

总的来说,诗词《收盐》通过描绘收盐过程和描述困苦生活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劳动的尊重。诗人以此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并呼吁人们宽容和忍耐,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春山得貍躯胁细,苍头抱携香着袂。丛兰密处曲庇身,狐鼠何疑相睥睨。定非青丘阿紫家,恐是中台餐柏裔。太真妃子紫绣囊,一生长伴瑞龙香。石竹花开浴殿暖,何时馨郁栖珠珰。只今弭空山内,时下山腰出云背。弄香浅草已袭人,试阿江蓠为君佩。儿童手摩初不恶,狐貍貌似安能辈。糟

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莺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

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

罢修儒业罢修真,养拙藏愚春复春。到老不疏林里鹿,平生难见日边人。洞桃深处千林锦,岩雪铺时万草新。深谢名贤远相访,求闻难博凤为邻。

种豆耘锄,种禾沟甽。禾苗豆甲,狐榾兔翦。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曼卿续得少陵弦,弦绝年来又一年。惊起听君讽新句,洒如开集味遗篇。一家气骨疑无偶,万丈光芒欲拂天。好向风骚尤着急,他时三箇地诗仙。

盘盘鸟道接峨嵋,剑阁横空北斗低。羁思不堪过夜半,万山深处一猿啼。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香濛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蘸甲递觞纤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治烦方喜众材同,坐啸南阳郡阁中。几案有尘书檄简,里闾无事稻梁丰。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幸屈异能来助我,敢将颜色在蜚鸿。

思算思算。妻妾儿孙,休来戏玩。这冤亲、系脚绳儿,宜一刀两段。灵源悟彻元灿烂。这一番更换。马风子、辞别家乡,与风仙作伴。

天典民彝圣得知,斯文千岁以为期。试看涑水三雍赞,何必兰陵赋诡诗。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

甚矣我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

叠嶂深藏日,连蜂共隐天。小舟如雁许,历历下江天。

访旧乌溪畔,空林别戍闲。凿池通暗水,移石垒高山。微雨秋云后,疏花夕照间。平生爱幽寂,于此欲忘还。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

天子享孝,工歌溥将。射祼郁鬯,乃焚膋芗。臭以达旨,声以求阳。奉时烝尝,永代不忘。

尔生始悬弧,我作座上宾。引箸举汤饼,祝词天麒麟。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长裾来谒我,自号庐山人。道旧与抚孤,悄然伤我神。依依见眉睫,嘿嘿含悲辛。永怀同年友,追想出谷晨。三十二君子,齐飞凌烟旻.曲江一会时,后会已凋沦。况今三十载,阅世难重陈。盛时一已过,来者

西狩事非文殆丧,舂陵书出道宁孤。六经有舌存先圣,千古留心付后儒。杲日丽天随处见,逝川行地几时无。斋居珍重赓歌意,即此全吞太极图。

广阼承严享,东廛错上仪。纁裳拂黛耜,彩缫映红縻。内宰登嘉种,馀夫列缥陂,游场玉趾远,尽陇绀辕迟。藨蔉训农穑,馨香供帝粢。匪今方介祉,敢续载芟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