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
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作品评述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诗的内容描述了诗人从南方归来,来到七里滩,感叹时间的流转,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南归犹谪宦”指诗人南方的行官之地,独自一人登上子陵滩。下半部分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情感。江边的树木已经晚霞中,沙禽在冰冷的水中对望。山峦斜照,水流浅滩,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但诗人心中却有着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久久眷恋之情。他每年都会来到这个地方,看着这片土地上的梅花开放,情感非常复杂。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渲染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乡愁之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折射出诗人自身身份的转变,从南方行官归来,颇有一种辞官归乡的意味。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优美,更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暇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湘袂朝天紫锦裳,光风微度绛霄香。寿阳信美无仙骨,空把心情学澹妆。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

南朝文士数徐陵,骑省流风篆法存。翰墨了知无异道,丹青今复见诸孙。规模要自胸中具,绳尺嫌于笔下论。太息艺成头已白,谁能持使献金门。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初谓无兵祸,那知酷至斯。相看不敢哭,有死未知期。儿向草间没,夫随剑口离。琵琶犹带怨,况是作俘累。

解颐鼎鼎得匡来,净洗诗脾万古埃。何以报君青玉案,谁其醑我紫霞杯。此生只可夸耕墅,小藁曾经到讲台。富贵自嫌吟骨瘦,底须雌甲问河魁。

阿香破旱用功深,更遣新凉入素襟。曝日已通贤令意,望霓聊慰野人心。水添浅濑征帆稳,云掩残阳古树阴。洗眼看君调燮手,一同先已荷商霖。

萤微化因草,蚁聚国于槐。缪析封侯爵,僭为思子台。九泉谋蛰处,十月有霜来。穹壤大如许,尔曹小矣哉。

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宫作宫婢。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月夜闲闻洛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

出郭及初旭,郊原豁寒晴。云净空既碧,霜明湖更清。萧萧众木下,杳杳孤鸿鸣。安得陶谢手,作诗替丹青。

临发汉中时,精诚见表辞。此心谁尽了,死后有天知。

梦蝶真人貌黄槁,篱落逢花须醉倒。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何况东坡成古丘,不复龙蛇看挥扫。我向湖南更岭南,系船来近花光老。叹息斯人不可见,喜我未学霜前草。写尽南枝与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

沈水浓熏,眉粉淡妆,露华鲜映春晓。浅颦轻笑。真物外,一种闲花风调。可待合欢翠被,不见忘忧芳草。拥膝浑忘羞,回身就郎抱。两点灵犀心颠倒。念乐事稀逢,归期须早。五云闻道。星桥畔、油壁车迎苏小。引领西陵自远,携手东山偕老。殷勤制、双凤新声,定情永为好。

独步溪村午,时时一二家。绿波浮锦鸭,翠草点黄花。钓石临溪古,连山绕径斜。幽人吟未极,西日散平沙。

山收雨脚云气温,葛藤剌屡穿径人。精庐桃李花漫山,声钟声绕落花间。野僧净设伊薄供,译脱西方如说梦。我方云笑耳不闻,寒窗暮对西山云。

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於此二千年内,有法谁说,有令谁行。云门鼻直,德山眼横。

万太高岩耸石楼,云翚烟桷瞰寒流。幔亭昔聚曾孙宴,石鼓拿归古渡头。

娇绿迷云,倦红颦晓,嫩晴芳树。渐午阴、帘影移香,燕语梦回,千点碧桃吹雨。冷落锦宫人归后,记前度兰桡停翠浦。凭阑久,凝想凤翘,慵听金缕。留春问谁最苦。奈花自无言莺自语。对画楼残照,东风吹远,天涯何许。怕折露条愁轻别,更烟暝长亭啼杜宇。垂杨晚,但罗袖、暗沾飞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