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李德裕的《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拼音和注音
yuán tián chūn yǔ hòu , xī shuǐ xī liú p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雨后: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
春雨:1.春天的雨。2.用以比喻恩泽。3.曲名。
溪水:指水道窄而浅,水流速度变化多端,多处于河流上游山谷的自然淡水。
原田:平原上的田地。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原诗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
原田春雨后,溪水夕流平。
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